四棱荠(学名:四棱荠属 laevigata)是十字花科四棱荠属下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无毛,少数下部及叶边缘具极疏生硬毛。基生叶莲座状,叶片长圆状倒卵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5-10毫米,顶端圆钝,基部渐狭,边缘具波状齿或近全缘;叶柄长5-20毫米;茎生叶无柄,叶片线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4厘米,宽2-15毫米,基部耳状抱茎,边缘具牙齿至全缘。
总状花序具少数疏生花,花后伸长;萼片长圆形,长约1毫米;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匙形,长约2毫米。短角果长圆形,长7-10毫米,宽2-2.5毫米,具4棱,稍弯,裂瓣厚,平滑或具疣状突起,有1显明脉,常2室,室间有横壁,种子间稍缢缩;花柱长1-2毫米;果梗下弯或平展,长5-10毫米。种子长圆形,长约2毫米,褐色。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1300米山丘、田野、路边、沟边河滩及草地。
分布范围
四棱荠产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巴青县)。
世界分布: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叙利亚、蒙古、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主要价值
四棱荠草质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在营养期各类家畜均采食,山羊、绵羊乐食,马、牛采食;开花后茎秆粗老,适口性下降,家畜一般不食;枯黄后由于叶片脱落,失去饲用价值。四棱荠早春萌发早,生长速度快,可在缺草季节提供一定的青绿饲草,对于解除家畜春乏、恢复体力、母畜催乳都有特殊的意义,属中等牧草。
物种保护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