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将以上市为契机,以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用地面积1200亩的两湖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功走出一条具有公司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即以“一体,两翼,三赢”为核心内容的“两湖绿谷模式”。多年来,公司在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已形成了以紧密型为主导、以联营型为依托、以合作型为支撑农产品生产基地良性互动网络发展格局。

公司简介

公司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牢固把握市场需求脉搏,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企业规模、经营实力和带动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创造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公司介绍

企业基本情况

1.概述。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由蓝特集团于1998年发起设立,总部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注册资本9800万元,总资产10.7亿元,员工480余人,年上缴税费近2000万元,提供社会就业岗位3万多个。2010年各类农产品交易总量260多万吨、交易总额180多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利润总额8141.8万元。

2.主要资产。公司经营管理的资产主要由蓝特商贸城和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组成。其中,蓝特商贸城总占地面积340亩,经营面积30万平方米,常驻1500多个商户,分设装饰材料、陶瓷建材、家居用品三大市场,是长江中上游地区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建材和家居产品集散地之一。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总占地面积668亩,经营面积50万平方米,常驻5000多个商户,分设蔬菜、水果、粮油、干货、副食等十大专业批发市场,配套建设有八大功能中心,分别为:检测手段设施配备先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有力的检验检测中心;由10万平方米仓库和5万吨冷库等主体工程组成的仓储冷链中心;经营面积2万多平方米、已成功举办全国性农产品展示交易会的现代国际会展中心;全程使用IC卡、实现无纸化交易、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的电子结算中心;以BtoC为发展目标、探索农产品网上交易、采集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的电子商务中心;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提供餐饮、信息、住宿等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等。目前,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400多个县市区,农产品日均成交量3万多笔、成交量突破7000吨,已形成了“大平台,大基地,大物流”的流通格局,成为两湖平原区域特大型农产品交易物流市场平台。

3.主要荣誉。公司以卓越的社会贡献力赢得了社会高度赞誉,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和劳动保障先进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守信用重合同企业”、“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和“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十佳企业”、“湖北省百佳纳税人”、“湖北省最佳成长型企业”、“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物流实验基地”、荆州市党建工作“十面红旗”等荣誉称号。董事长杨忠洲荣获全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业之星”、“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爱国拥军民营企业家”等殊荣。

4.发展方略。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将以上市为契机,以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用地面积1200亩的两湖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1.两湖绿谷模式。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始终遵循“让天下农民笑起来”发展理念和“聚集两湖,给养中国,汇通天下”经营宗旨,努力谋求市场繁荣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成功走出一条具有公司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即以“一体,两翼,三赢”为核心内容的“两湖绿谷模式”。其中,“一体”是指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两翼”:一翼是指向生产基地延伸,公司先后建设和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150多个,总种植面积36万多亩,联结11万多户农民,形成了以荆州市为中心,面向两湖流域,辐射全国的优质农产品基地网络;另一翼是指组建农贸公司,常年组织农产品营销贸易,并积极主导本地原农贸市场实施“超市化”改造工程和新建一批连锁便利店和农超加盟店。“三赢”:实现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企业发展三方共赢。“两湖绿谷模式”的内涵在于农产品物流企业融入农业产业化,全程参与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产业全过程,必将突显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蓬勃的生命力,也将壮大公司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水平和实力,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2.主要措施。一是夯实市场管理基础。公司在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经营管理中,按照《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19575- 2004),完善和建立了市场准入管理、质量抽检流程、不合格产品清退、投诉管理、经营者违法行为公示、文明诚信五项规范等制度,同时秉承现代市场经营管理经验,成功夯实了产品质量管理、价格监督管理、优质服务、物流配送、信息技术等五大管理体系基础。二是坚持建设和发展生产基地。多年来,公司在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已形成了以紧密型为主导、以联营型为依托、以合作型为支撑农产品生产基地良性互动网络发展格局。其中,紧密型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荆州市及周边县市区,总种植面积6万多亩,种植品种20多个,2010年紧密型生产基地2万多户农民受益,户年均增收3000多元;联营型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宜昌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鄂州市等地,总种植面积10万多亩,种植品种达30多个,2010年联营型生产基地4万多户农民受益,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合作型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外省,包括新疆的瓜果、干果等,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芹菜苹果阳芋等,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柚子,河南省山东省生姜、大蒜、辣椒,四川省的调味品,湖南省柑橘重庆市的晚熟柑橘,海南省、广西的瓜菜等,数量100多个,种植总面积20多万亩,2010年合作型生产基地5万多户农民受益,户年均增收1000多元。三是着力对本地原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实现新突破。本地43家农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设施简陋、安全隐患大、脏乱差情况严重、质量安全没有保证、市场管理职能弱等弊端,公司对本地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其出发点是发挥公司在调节市场、平抑物价、保障供给、惠及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突显公司在解决老百姓实际生活的“民生”问题进而回报社会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显著社会效益。该工程预计总投资2.8亿元,改造后的农超店将全面推行以“六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策略、统一服务规范为核心的现****锁超市经营业态。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启动。

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及效果

公司在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与基地农户主要采取信息引导、产销衔接、政策拉动、贸易销售等四种方式进行利益联结,保证了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力的长足进步。

1.信息引导。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将交易品种、供求状况、价格行情等经济信息发布给建立的生产基地。去年,公司向基地农户发布市场信息的频率每天超过50余条,商户入驻率常年保持在100%,市场交易量稳步上升,月交易量环比增速在10%左右。信息引导方式的全面推行,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2.产销衔接。公司利用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和中小型的产销对接会,培育会展品牌,促进农产品销售,缓解农产品“卖难”状况。去年,公司组织全国性农产品博览会2次,中小型产销对接会20多次,帮助基地农户销售农产品20多亿元。

3.政策拉动。公司对基地农户制定并实施佣金优惠政策,其核心是对公司联结的生产基地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交易费减免,减免额度5-20%之间。去年公司对基地农户交易费减免总额1000多万元。

4.贸易销售。公司所属农贸公司常年组织一部分名优特优势农产品贸易,重点是进行本地农产品向外地市场营销。

发展规划

1.总体思路。突出主题,抓住主线,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创新经营,优化管理,增强实力,惠及民生,着力实现物流产业转型的新突破、公司发展实力的新突破、经营收入效益的新突破和社会民生贡献的新突破。“十二五”期间,公司将以上市为契机,以大投入建设大项目,投资30亿元,建设用地1200亩的两湖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

2.十大工程。“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全力打造建设十大工程:一是两湖绿谷市场集群工程。以现已建成运营的专业市场和功能中心为基础,完善农产品市场集群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建设经营面积7万平方米的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和花卉专业市场。二是两湖绿谷仓储物流系统工程。以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为依托,发挥聚集效应和产销平台功能,投资7亿元,建设43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集群项目,包括10万平方米全自动化仓储。三是农产品现代会展中心及品牌展会培育工程。通过培育和打造品牌会展,带动招商引资,促进企业由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150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的两湖绿谷会展中心。四是两湖绿谷冷链系统工程。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和流通成本,投资3.7亿元,建设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库容超过12万吨的冷链仓储库,并配置50台专用冷藏车,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五是两湖绿谷农超工程。依托两湖市场交易物流大平台及其生产基地资源,优化整合农产品流通要素,构建荆州市城区及两湖区域全新的农产品终端销售系统。投资2.8亿元,重点改造传统农贸市场,解决农贸市场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六是两湖绿谷分拣加工工程。投资3800万元,建设2万平方米农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配送车间,发挥“两湖熟、天下足”的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分拣、加工、贴牌”能力,保障市场终端消费需求。七是两湖绿谷生产基地建设工程。扩大农业产业化种养规模,提高产销衔接功能,投资4.7亿元,建设30万亩直营农产品生产基地。八是两湖平原农资农机物流基地建设工程。整合本地支农产业市场资源,创新经营业态,形成集散能力和导向性带动力强劲的支农产业平台,投资3.1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487亩,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农资农机物流基地。九是两湖绿谷农产品信息网络交易物流工程。投资3200万元,建设两湖农产品信息交易网络平台,采取网上市场运营方式,开展大宗农产品网上交易期货交易、农产品信息发布、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电子商务服务。十是两湖平原农产品质量追溯与研发中心工程。投资5000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网络监控系统、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农产品科技研发及农产品物流设计开发系统。

3.预期目标。“十二五”期间,公司发展竞争实力、产业带动能力、创业就业生成能力及社会贡献力将成倍增长,预期公司总资产将比现在增长2倍以上,交易物流总额可望达到800亿元以上,创造税收将超过5亿元,公司经营收入可以突破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可突破10万个。

公司荣誉

2014年9月1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的第六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16年10月14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布的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18年11月29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19年12月,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20年11月20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九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23年5月12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公布的第十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2024年5月31日,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参考资料

农业部关于公布第六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1-24

农业部关于公布第七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2-17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八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2-22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2020-07-14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九次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2-09

关于公布第十次监测合格和递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1-05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11-2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