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智(649年-691年),周代武则天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吐谷浑末代国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的第三子。
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被吐蕃所灭,慕容智随父母迁入武威郡。之后,他从凉州前往长安,成为了一名侍卫。武则天时期,他被封为武周云麾将军、左玉钤卫大将军及员外喜王。天授二年(691年)3月2日,慕容智病逝,终年42岁。
人物生平
649年,慕容智出生。唐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被吐蕃所灭,末代可汗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带领数千人马迁入凉州,当时年仅14岁的慕容智被迫与父母分离,随后他从凉州前往长安,成为大唐皇城的一名侍卫。在武则天执政时期,慕容智被授予了大周云麾将军的头衔,担任左玉钤卫大将军的要职,并被册封为员外喜王。天授二年(691年)3月2日,慕容智因病去世,享年42岁。同年9月5日,慕容智被安葬在大可汗陵。
家属成员
慕容智墓
墓志录文
志盖
周代故慕容府君墓志
志文
王讳智,字哲,阴山人。拔勤豆可汗第三子也。原夫圆穹写象,珠昴为夷落之墟;方礴凝形,玉塞列藩维之固。其有守中,外沐淳和,贵诗书,践仁义,则王家之生常矣。廓青海省,净湟川,率荒陬,欵缶朔,则主家之积习矣。故能爪牙上国,跨蹑边亭,控长河以为防,居盘石而作固。灵源茂绪,可略言焉:祖丽杜吐浑可汗。父诺曷钵,尚大长公主,驸马都尉、跋勤豆可汗。王以龟组荣班,鱼轩懿戚。出总戎律,敷德化县以调人;入奉皇猷,耿忠贞而事主。有制曰:慕容智,鲜山贵族,昂城豪望,材略有闻,宜加戎职,可左领军将军,俄加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望重边亭,誉隆藩邦。西园清夜,敬爱忘疲,东阁芳晨,言谈莫倦,诚可长隆显秩,永奉宸居!岂谓齐桓之痾,先侵骨髓,晋景之瘵,已入膏肓。天授二年三月二日,薨于灵府之官舍,春秋卌有二,即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礼也。上悬乌兔,下临城阙,草露朝清,松风夜发。泣岘山之泪,隋悲陇水之声,咽呜哀哉!乃为铭曰:丹乌迅速,白兔苍茫,两楹流奠,二鉴经殃。崩城恸哭,变竹悲伤,一铭翠琰,地久天长。
墓的葬俗和特征
慕容智墓的墓室顶部以白灰为地,上涂一层青灰色颜料,其上绘有天象图等。墓主人呈仰身直肢状,枕鸡鸣枕,面盖覆面,身着紫色旗袍,胸部东侧放置象牙笏板,腰系嵌金蹀躞带,腰部东侧置有墨书纸条,足穿锦靴。随葬品摆放于墓主人身边,自北向南,墓主头部西侧有银胡瓶、银罐、漆方盒、皮手套、银盘、银碟、银碗、银匙、银勺、银筷;墓主人头部东侧有数个垒放的粮食袋和一个布枕;墓主人身体西侧放有虎帐豹韬、木弓、贴金黑漆胡禄;墓主人身体东侧随葬一个木女俑,女俑身着丝织衣物,怀抱一婴儿;墓主人足部西侧随葬一件银碗和一双鞋,碗内盛有银灰色结晶体;墓主人足部东侧随葬丝织网络。此外,还有各类叠好的丝织衣物置于墓主周边。
慕容智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墓内壁画为唐朝早、中期高等级壁画墓中较为常见的内容。随葬品组合也具有唐代早、中期高等级官员墓随葬特征。但从其墓葬选址和葬俗,如依山岗而葬的形式、墓道内的动物殉牲、葬具形制及独特的随葬品等观察,又具有北朝以来鲜卑葬俗的特征,并且带有明显的吐谷浑文化属性。
出土文物
慕容智墓葬内出土了大量随葬品,涵盖了陶器、漆木器、金属器、石制品、革制品以及丝织品等多个类别。其中包括了大型彩绘木质床榻、屏风、列戟屋的微缩模型、成套武器装备等。
墓的意义
慕容智墓的发掘不仅为研究唐朝吐谷浑王族谱系、吐谷浑王族墓葬及相关问题提供了材料,也为研究和复原唐代高等级墓葬及其葬制葬俗等提供了借鉴,是唐墓、吐谷浑墓葬考古的重要发现。同时还丰富和拓展了丝绸之路物质文化资料,对推动唐与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关系史、交通史、物质文化史、工艺美术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资料
吐谷浑王族墓葬 开启高原古国的时光钥匙.澎湃新闻.2025-01-21
“考古中国”最新成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再添重要实证.澎湃新闻.2025-01-21
沉睡千年 漆盒再现 解开亡国王子的传奇一生.微游甘肃.2025-01-21
甘肃武威发现罕见吐谷浑王族墓葬 墓志首载“大可汗陵”-中新网.chinanews.2025-01-21
墓葬发掘展现吐谷浑史多重样貌.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01-21
吴忠日报:弘化公主是吴忠民族团结历史名人(下).吴忠日报.2025-01-21
慕容智之墓.微信公众平台.2025-01-21
2021年六大“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2021年六大“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2025-01-21
丝路上的王国影像——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墓葬群考古发现.澎湃新闻.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