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蚊母树(学名:Distylium chungii)是金缕梅科蚊母树属的一种常绿小乔木,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嫩枝被褐色星状绒毛,老枝变秃净,有皮孔,干后灰褐色;芽体裸露,外侧有星状绒毛。叶革质,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6-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锐尖或略钝,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有稀疏星状绒毛或变秃净;侧脉5-6对,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明显,全缘或靠近先端有1-2个小齿突;叶柄长约1厘米,有星状绒毛,托叶早落。花未见。总状果序生于叶腋内,长2-3厘米,有蒴果2-4个,果序轴有褐色星状绒毛。果卵圆形,长1.5厘米,外侧有褐色星状绒毛,宿存花柱长2-3毫米,2片裂开,每片2浅裂,果柄极短。种子卵圆形,长6-7毫米,褐色,有光泽。
嫩枝有毛,叶矩圆形,先端短尖,嫩叶上下两面均被柔毛,以后变秃净。从叶形看,它接近屏边蚊母树 D. pingpienense 但叶的先端不呈尾状渐尖,基部不呈圆形,毛被较稀疏,老叶常变秃净。
分布与生长环境
闽粤蚊母树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福建省南部及广东省东部。主要生长于山谷林缘或山坡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