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群,1963年11月生,上海人。1984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198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力学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个人简介
陈立群教授 1997年进入上海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后留校工作,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基础研究工作并作出突出贡献。在轴向运动连续介质非线性振动、混沌控制和同步化、航天器姿态动力学和控制,对称性、守恒量和可积系统等方面取得多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包括将多尺度法推广到偏微分-积分方程、发现轴向运动连续体的类能量守恒量、首次研究轴向运动弦线的分岔和混沌、提出控制混沌的参数开闭环方案、改进精确线性化方法控制混沌、发现了航天器进入混沌姿态运动的阵发性途径等。他多次获得科研、教学成果奖,作为学术带头人,他对上海大学一般力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工作
陈立群教授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先后指导博士生22人,硕士生8人,其中15人已获得博士学位,5人已获得硕士学位。他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多门,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受到学生欢迎。合作编著了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振动力学》、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非线性振动》和上海市研究生教材《非线性动力学》,受到同行好评,并被多所高校采用;所主持编写的上海市重点教材《理论力学》,得到审稿专家高度评价。
获奖情况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0,第二完成人;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2,第四完成人;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1,第三完成人;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第二完成人;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第四完成人;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0,第三完成人;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2000;宝钢优秀教师奖,2004;王宽城育才奖,2005;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第一完成人,网上公示初评结果。
2020年11月24日,获得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候选人名单公示.搜狐网.2020-04-26
科研“不厌” 教学“不倦”.新浪网.2020-04-26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04-26
上海市112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揭晓,平均年龄48岁_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网.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