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塘步东村

塘步东村位于南村镇的西北部,兴南路北面,毗邻迎宾路,面积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10人,外来人口约50000人,南边为工业开发区,中部为住宅区及商业区,北边为农业耕作区。

概况

塘步东村位于南村镇西部,村域面积1.3平方公里。塘步东村在册户籍人口1042人,户数383户。村集体年收入约为1187万元,人均收入15029元。

塘步东村西临番禺大道,南侧紧靠南大干线,地铁七号线在村旁经过,与正在建设中的万博商务区隔路相望,著名的中华美食城在村域范围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设施便利。

近年来,塘步东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做好“三旧”改造和招商引资工作。以区打造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带(美食集聚区)为契机,积极协助上级部门和金科公司升级改造中华美食城,二期工程正稳步推进,全力打造集商业、娱乐、饮食、服务于一体的时尚新天地,并做好2013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分会场工作。集中整治“六乱”难题,升级改造新佳肉菜市场和入村路两旁商铺,鼓励村民群众入室经营,美化村容环境。开展旧街巷改造工程,建设亲仁西街、亲仁街、巷尾塘步东边下水道和水泥路面等。高标准建成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住院二次报销制度;投入70万元为年满35周岁以上的村民购买养老保险;投入45万元为年满60周岁以上的村民发放每人每月250元的生活补贴;投入554万元为全村股员发放分红金,每人拾股,每股550元。进一步加强群众活动阵地、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公园等活动场所来引导群众开展健身操、广场舞等活动,使广大群众有一个休闲落脚点,营造村民群众齐来强身健体的良好氛围。

农村经济

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16141万元,同比增长:16%,集体纯收入为685元,同比增长29%,投入18万元向满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每月130元的老人金,投入248万元向是本村户籍享有本村福利的村民发放每月210元的口粮金。

社会建设

2006年塘步东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农村工作“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社会稳定”的三大任务,全面推动塘步东村的经济发展,开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是发展集体经济和建设和谐农村社会关键的一年。2006年塘步东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一、环境建设

1、环境保洁方面:继续聘请专业清洁公司对全村范围进行保洁,全年费用15万元;

2、完善了村内大街小巷的路灯照明系统,费用为3万元。

二、投资141万元进行二次水改工程,解决了村民食用水困难问题。

三、街道硬底化及下水道改造工程:

东市街、占贤街、丽明街、彰化街进行道路沟渠硬底化及下水道改造,费用为19万元。

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大众服务:

1、建造星级新佳综合肉菜市场,面积1386平方米,费用为250万元。

2、建造了党员之家,使全村党员读书,看报有地方。面积为:280平方米,费用为90万元。

2007年塘步东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有以下:

一、继续进行路街硬底化及水道改造工程:

1、后岗环村路工程的招投标及施工,预计费用为55万元。

2、幼儿园路工程的招投标及施工,预计费用为60万元。

3、跃进路工程的招标及施工,预计费用90万元。

4、东边环村路的招标及施工,预计费用80万元。

二、对村幼儿园进行升级改造,创建区一级幼儿园。预计费用为219万元。

三、建造一幢发展公司办公大楼,预计费用为900万元。

四、用后岗生态林建造村公园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预计费用300万元。

五、新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工程,预计费用为50万元。

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中,有的已经在施工,全部准备招投标兴建。在实施的时候塘步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村集体资金有限,全部完成以上的工程,还要支付村的日常开支,资金有一定的压力,我村决心调整好村的资金使用计划,抓好群众关注的重点工程的实施,力争在今年能完成上面的工程项目,加快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成为广州市文明村。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3.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户(分别占总数的18.7%和18.7%)。该村到乡镇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 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建有小水窖5口。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奋斗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田坝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8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田坝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乡卫生院3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3户,占农户总数的18.7 %。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本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0户,全村人口260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120人。其中农业人口260人,劳动力18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30人,彝族30人。

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2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1%。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德茂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石龙坝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7人,其中小学生33人,中学生34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0.6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70个(劳均0.5个)。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6人,党员中男党员6人、女党员0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饮水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发展芒果产业为主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