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背象牙梳是一种体形扁薄的倒梯形器具,其特征包括下侧的条形插榫和多个小孔。这种器具最初被称为玉冠形器,由于其具体用途不明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直至1999年,随着一件镶嵌于象牙梳上的玉冠形器在海盐县横港乡周家浜遗址被发现,这一谜团才得以解开。
形态特征
玉背象牙梳通常具有以下形态特征:高度约为3.6厘米,上部宽度为6.8厘米,下部宽度为5.1厘米,厚度约0.5厘米。其形状呈倒梯形,下侧带有条形插榫并钻有2-3个小孔。上端切割出两耳,形成冠顶状;下端则琢制成凸出的扁榫,两侧各钻有两个小孔。冠顶正下方还有一小孔。
出土地点及历史背景
玉背象牙梳主要在福泉山遗址等地点出土。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等地的良渚文化大墓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冠状形玉器。这些玉器因其用途未明,一度被称为玉冠形器、倒梯形器或冠状器等,学者们对其功能有着多种不同的猜测。直到1999年,海盐县横港乡周家浜遗址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件用于装饰象牙梳的良渚冠形器,这才揭示了此类玉器的实际用途。
参考资料
象牙梳:史前部落贵族才能拥有的精美头饰(图).搜狐网.2024-11-04
何以水乡14号文物推荐:良渚文化玉背象牙梳.腾讯网.2024-11-04
全国唯一的完整玉背象牙梳!在海盐县博物馆!.搜狐网.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