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计算机工业

中国计算机工业始于对苏联计算机技术的引进,经历了从单机到系列机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涵盖整机、外部设备、零部件等硬件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

历史沿革

萌芽阶段

自1956年至1973年,中国计算机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北京有线电厂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计算机加工车间。中国先后完成了“103机”和“104机”的试制任务,并投入实际应用。此外,还成立了多个计算机研究所和生产制造厂。

形成阶段

1973年至1983年间,中国计算机工业进入形成阶段。这一时期,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并成功研制出DSJ130机,标志着计算机工业走向系列化批量生产。1979年,国务院成立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明确了计算机工业的发展方向。

发展阶段

1984至1998年,中国计算机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提出了建立以第四代机为基础的计算机产业的战略,并大力发展微小型机产业。到1997年,中国计算机市场的装机容量达到了1000万台,PC机的销售量也显著提升。

产业发展

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完善,出现了多家计算机软件公司、服务公司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企业,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

参考资料

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的波折历史.百家号.2024-10-2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