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郭琦

郭琦,女,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郭琦于2002年取得南开大学物理系学士,2005年取得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2009年取得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天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9年,郭琦进入杜伦大学计算宇宙学研究所,并在201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2024年1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琦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团队利用斯隆光谱红移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发现了大质量星系群中,卫星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有同向运动超出,这与标准宇宙学模型预测的差异显著,暗示了一个更年轻的宇宙,其中郭琦为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

郭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红移星系、星系与暗物质晕关系、星系团、金属丰度演化、超新星与活动星系核负反馈、环境与星系形成、远红外星系观测等,Nature Astronomy、MNRAS、ApJ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引用6800余次,曾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奖等。

人物经历

1998年,郭琦进入南开大学,并于2002年取得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学士。2005年,郭琦取得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2006年,郭琦前往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天体物理研究所攻读,并于2009年取得博士学位。2009年,郭琦进入杜伦大学,并于2011年进入英国杜伦大学计算宇宙学研究所。2011年至2013年,郭琦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2013年至2014年期间,郭琦在英国杜伦大学计算宇宙学研究所任职。郭琦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研究方向

郭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星系形成与演化:高红移星系、星系与暗物质晕关系、星系团、金属丰度演化、超新星与活动星系核负反馈;大尺度结构:环境与星系形成、球状星团;远红外星系观测(Herschel)等。

研究成果

2024年1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琦研究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团队利用斯隆光谱红移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发现了大质量星系群中,卫星星系对相对于中央星系有同向运动超出,与标准宇宙学模型预测的差异显著,暗示了一个更年轻的宇宙。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谷青,通讯作者包括国家天文台郭琦和邵实,合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莱顿大学等多家国内外单位。

论文专著

参考资料

任职信息

荣誉成就

郭琦在Nature Astronomy、MNRAS、ApJ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引用6800余次。已经或者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曾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奖等。

参考资料

郭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4-02-06

最新研究发现宇宙没那么“老”.光明网.2024-02-06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4-02-06

宇宙的年龄可能比我们想的更年轻?中国科学团队有了新发现.央视新闻.2024-02-06

宇宙或许比我们以为的要年轻.中科院之声.2024-02-06

国际天文学顶级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NRAS)刊发宇航学院研究团队最新成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2024-02-06

Further evidence for a population of dark-matter-deficient dwarf galaxies.Nature Astronomy.2024-02-06

A younger Universe implied by satellite pair correlations from SDSS observations of massive galaxy groups.Nature Astronomy.2024-02-0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