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焕文

贺焕文(1871年—1938年2月),祖籍江西省永新,是贺子珍的父亲,毛泽东、毛泽覃的岳父。贺焕文与妻子温吐秀共生育了5个子女。子女们相继走向革命道路。其中贺敏学、贺子珍、贺怡在当时称为永新红军贺氏三兄妹。

贺焕文是清末秀才,常为民间不平事书写诉状,被乡亲们称为“讼师”。贺焕文因写诉状得罪了官府,被捕下狱。妻子温吐秀变卖家产,救他出狱,后在永新县城南门开了一家“海天春”茶馆维持生计。又开办私塾,让子女和邻里童稚学习文化。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贺焕文、贺怡隐蔽在湖边岗边排坚持革命斗争,用一年时间发展了30名党员。1935年1月中旬,经项英、陈毅安排,贺焕文夫妇携刚分娩不久的贺怡,改名换姓、乔装改扮,从会昌县乘船沿贡水而下到赣州市,后辗转多地居住,期间贺焕文常帮地下党组织传送消息。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毅下山到赣州谈判,贺焕文一家得知消息后十分高兴,贺怡经安排与陈毅联系、汇报情况后奔赴抗日前线,贺焕文夫妇因年纪较大留在了岗边排。1938年2月,贺焕文病故,享年68岁,安葬在黄土坡。1955年,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83年,原赣州市人民政府将贺焕文墓迁址到章贡区湖边镇的岗边排,并把原墓碑镶回墓门,墓门上方加上横匾石碑,上刻“革命烈士”4个大字。2000年6月,贺焕文烈士墓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贺焕文,1871出生,为江西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人,清末秀才,常为民间不平事书写诉状,被乡亲们称为“讼师”。贺焕文因写诉状得罪了官府,被捕下狱。他的妻子温吐秀变卖家产,救夫出狱,后在永新县城南门开了一家“海天春”茶馆维持生计。又开办私塾,让子女和邻里童稚学习文化。

协助革命

1934年10月,因王明“左”倾路线错误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年事已高的贺焕文夫妇与女儿贺怡(即将分娩)、女婿毛泽覃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

1935年1月中旬,经项英、陈毅安排,贺焕文夫妇携刚分娩不久的贺怡,改名换姓、乔装改扮,从会昌县乘船沿贡水而下到赣州市,后辗转多地居住,期间贺焕文夫妇借吃斋信佛、与罗斋公打坐念经遮人耳目,贺焕文常帮地下党组织传送消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毅下山到赣州谈判,贺焕文一家获悉兴奋,贺怡经安排与陈毅联系、汇报情况后奔赴抗日前线,贺焕文夫妇因年高留岗边排。

1938年,贺焕文病故,享年68岁,遗体棺木先暂放“经堂”后大树下“囤寮”,项英、陈毅派人送安葬费,其子贺敏学安排后事,一年后灵柩葬于“三宝经堂”后小山包,1941年清明节修墓立碑,上刻“民国三十年清明日/永新县/故处士贺焕文先生之墓/同仁共立”。其夫人杜秀被党组织护送至延安市,后病故。

1955年,贺焕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3年,原赣州市人民政府将贺焕文墓迁址到章贡区湖边镇的岗边排,并把原墓碑镶回墓门,墓门上方加上横匾石碑,上刻“革命烈士”4个大字。2000年6月,贺焕文烈士墓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贺焕文祖籍江西省永新县,这是井冈山市脚下的一个大县。在县内万源山区的黄竹岭,贺家族是居住这里几代不衰的旺族,拥有很多的田山和房屋。贺焕文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从小读书,勤奋学习,成人后被捐为举人,还当过安福县县长。成家时的产业殷实。妻子温图秀,广东梅县人,早年读过四书五经,是个知书达礼,大家闺秀。嫁到贺家后,她勤俭持家,抚年、教育儿女,堪称贤内助。她一共生了一儿三女:长于贺敏学、大女儿贺子珍、二女儿贺怡和小女儿贺仙圆

贺焕文与温图秀的家境曾有过如日中天的气象,但好景不长。贺焕文立志清廉,要做老实县,办事务道,不会官场溜须拍马,趋炎附势那一套,很快就被撤掉安福县县长职务。回到永新县后,贺焕文在县衙里当了个刑门师爷,专门为打官司的人写状子,得罪了不少有钱有势的人。贺子珍4岁那年,他因一场官司受牵连,被县衙门借机关押大牢。温图秀为赎他出来,把家产差不多都变卖光了,从此家道中落。为维持一家生计,夫妻俩把仅有的钱财拼凑起来,在县城南门租了个铺面,开了家 “海天春” 茶馆,兼营饭菜,还有几间房子可以住客,全家则住在茶馆后面。茶馆属小本经营,在动乱的岁月里,兵匪流氓来往滋扰,不仅生财无望,维持生计都异常艰难。贺焕文夫妇是有文化的人,自然不想让孩子守着茶馆过日子。他们希望长子走文人之路,学有所成,不辱贺家的书香门第。贺焕文先是把私塾先生请到家里,让贺敏学专攻经书,继而又将他送到县城学校读书。大女儿和二女儿到学龄后,也嚷着要读书,贺焕文又将她们送人县城福音堂小学。不料,孩子们并不愿意按照父母期望的路去走,而是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闹学潮,办夜校,当父母的终日里提心吊胆,为孩子们的性命担忧。

开始,贺焕文夫妇并不理解儿女所为,曾动用家法,将他们关“禁闭”不准他们在乱哄哄的时候外出。两代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其实,儿女们每当看到父母忧郁的目光,心里也不好受。有一天,贺子珍拉着妹妹贺怡坐到父母身边,细细地同他们讲起国民革命的重要性来。土豪军阀欺压百姓,还用得着女儿多说,他们见到的、听到的比女儿了解的多得多,自己也曾身受其害。从这点上讲,他们也是赞成革命、同情革命的。因此后来当贺敏学兄妹三人开展“募捐打粮”的工作时,他们也自动把茶馆里所存的一部分粮食和银元、首饰捐献出来,算是对儿女们事业的支持。

1927年,贺敏学、贺子珍、贺怡兄妹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永新县成立党的临时县委,这兄妹三人都当选为县委委员,在永新县一时传为美谈,人们称他们是“永新三贺”。

家庭成员

人物事迹

1935年1月中旬,为了保护好中央领导同志的家眷,在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的亲自安排下,贺焕文夫妇和刚分娩不到半月的女儿贺怡,一家三口改名换姓、乔装改扮,从会昌县乘船沿贡水而下,通过中国国民党的重重关卡,来到了当时反动势力的大本营——赣州。他们先在水西龙庄上一户王姓人家住了大约一个星期。为避免引起当地人怀疑,水西地下党组织安排贺怡拜认湖边石人前村一位忠厚老实的李姓老妇为干娘,于是一家人又搬到石人前村居住。时过不久,福建省有一个叛徒供出了毛泽覃妻子贺怡可能隐蔽在赣州市,所幸这个叛徒并不知道贺怡一家已经隐姓埋名,他们一家才免遭其祸。为安全起见,贺怡经与当地地下党组织商议,又搬到了离赣州城30多里湖边窑下村的陈坑,住在一户大地主的邻居两间破瓦房里。由于贺怡是以“闺女”身份隐居深山,加上天资聪明,知书达理,当地老人见其一家三口孤苦伶仃,动了恻隐之心,要为贺怡牵线联姻。加之大地主的儿子读书放假回家,见邻居家来了一位漂亮姑娘,便托人上门说亲。

贺焕文一家迫不得已,只好借故迁到了湖边岗边排的“三保经堂”(现在在岗边小学),住在庙内僧房内。庙里有一位斋公,鬼鬼祟祟,不大可靠。地下党组织又设法将这位斋公与沙地一位姓罗的斋公对换。罗斋公信佛,不问政治,为人老实。贺焕文夫妇也吃斋信佛,天天与罗斋公一道打坐念经,遮人耳目。贺怡以“三宝经堂”为掩护,保持与当地地下党组织密切联系,指导开展地下革命斗争。贺焕文也常帮助地下党组织传送消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赣粤边坚持了三年红军游击战争的陈毅,奉命下山来到赣州市中国国民党当局谈判。贺焕文一家获悉后兴奋不已。在地下党安排下,贺怡入城与陈毅取得了联系,详细汇报了3年隐蔽生活情况,并跟着陈毅上了油山,奔向抗日的前线。贺焕文夫妇因年事已高,仍留在岗边排。

人物评价

贺焕文不仅坚决支持子女革命,自己也竭诚为革命工作。(著作:《赣南红色旅游》编写组 评)

后世纪念

墓地修缮

贺焕文烈士墓于1997年6月15日被列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政府对贺焕文墓进行了重新修缮及环境整治,扩建了明堂左侧空地,修建了休憩亭、治安护栏,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场所。

祭拜活动

2018年6月,湖边镇803社区组织开展“纪念贺焕文革命烈士逝世八十周年”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来自803社区的近20名党员来到贺焕文革命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鞠躬默哀。

2019年4月3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区内党员干部、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共计400余人,来到湖边镇岗边村革命先烈贺焕文墓前,开展“缅怀先烈勿忘历史”主题清明节祭扫活动。

参考资料

赣水延河一脉连 圣地青山埋忠骨.赣水延河一脉连 圣地青山埋忠骨.2025-07-02

湖边镇803社区组织开展“纪念贺焕文革命烈士逝世八十周年”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07-02

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央广网江西频道.2025-07-02

温吐秀:伟大母亲的风雨人生.温吐秀:伟大母亲的风雨人生.2025-07-02

章贡区.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院.2025-07-02

赣水延河一脉连圣地青山埋忠骨.延安日报.2024-06-12

赣州经开区: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赣州经开区: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民族精神.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