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米卡”空空导弹

“米卡”空空导弹,全称为“米卡拦截与格斗导弹”(Missiled'Interception et de Combat Aerien),是法国马特拉公司研制的导弹。导弹长3.1米,弹径165毫米,翼展0.56米,最大射程60千米,最大速度3675千米/小时。“米卡”空空导弹全重112千克,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沿弹体配置带矩形边条翼的长弹翼和尾舵,从前到后分别为制导舱、战斗部和动力舱。

1980年,马特拉公司确定了“米卡”导弹的技术方案。1982年10月在法国西南部的朗德试验中心首次进行了推力向量喷气偏转控制系统地面试验。1983年10月进行导弹无制导地面试射,1985年年初完成了可行性验证,进入工程发展阶段。1989年1月,在朗德试验中心首次进行了主动雷达型样弹地面试射并成功命中CT-20靶机,1990年春开始用幻影2000战斗机进行载飞和试射,到1992年1月共进行20多次地面和空中试射。1992年1月9日,幻影-2000战斗机上搭载“米卡”主动雷达型首次进行中距拦射获得成功。1995年,“米卡”红外制导型空中试射成功。1997年,“米卡”红外制导型弹通过定型。“米卡”型导弹从1998年开始被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阵风战斗机选用。

“米卡”空空导弹的雷达型和红外型分别于1996和2000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法国空/海军总共订购3000枚,两种型号各1500枚。此外,中国台湾空军订购400枚装备法制幻影2000-5战斗机中东卡塔尔也订购了“米卡”主动雷达制导型。

研制过程

1979年,法国著名的导弹生产商马特拉公司成功研制“马特拉”超530D中距拦射导弹,并改进发展“魔术”R.550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之后,法国国防部开始考虑发展一种能用于90年代和以后的空空导弹,以取代530F/D和“魔术”R.550,对付先进的高机动战斗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

1980年,马特拉公司确定了“米卡”导弹的技术方案。玛特拉公司经过一年多的技术论证,确定了可更换的模块化导引头、推力向量控制等基本技术特征。为“米卡”导弹研制了两种导引头——主动雷达型和被动红外成像型,其中前者用于中距拦截,而后者用于近距格斗,通过两种导引头的更换即可使同一空中平台兼具中距拦射和近距格斗能力。1981年底,“米卡”拦截与空战导弹的研制工作正式铺开,几乎与此同时,法国国防部正式宣布退出根据1980年美、英、德、法四国签订的新型空空导弹系列谅解备忘录实施的联合研制计划。

1982年10月“米卡”导弹在法国西南部的朗德试验中心首次进行了推力矢量喷气偏转控制系统地面试验。1983年10月进行导弹无制导地面试射,1985年年初完成了可行性验证,进入工程发展阶段。

1987年5月,法国国防部批准全面工程研制并与玛特拉公司签订了价值3.27亿美元的采购合同。1989年1月,在朗德试验中心首次进行了主动雷达型样弹地面试射并成功命中CT-20靶机,1990年春开始用幻影-2000战斗机进行载飞和试射,到1992年1月共进行20多次地面和空中试射。1992年1月9日,幻影-2000战斗机上搭载“米卡”主动雷达型首次进行中距拦射获得成功。与此同时,“米卡”红外制导型的研制也进入关键阶段,同年底,“米卡”红外制导型开始进行地面试验,1994年幻影-2000战斗机开始搭载“米卡”红外制导型进行空中试验。1995年,“米卡”红外制导型空中试射成功。1997年,“米卡”红外制导型弹通过定型。“米卡”型导弹从1998年开始被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阵风战斗机选用。

基本设计

参数

整体结构

“米卡”空空导弹最主要特点就是首次将中距拦截与近距格斗双重任务集于一身。中距拦截和近距格斗对于导弹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优点和缺点。“米卡”的优点在于模块化的结构,较强的通用性,同时也减轻了后勤供应系统的负担,一型两用节省了研制经费。但同时,为了确保格斗性能,“米卡”的重量才112公斤,比一些格斗导弹都轻。为确保格斗性能,“米卡” 重量仅112千克,比一些专门的格斗导弹还轻,受重量限制,其燃料装载量有限,射程不远,勉强达到中距拦截标准。

“米卡”空空导弹全重112公斤,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沿弹体配置带矩形边条翼的长弹翼和尾舵。从前到后分别为制导舱、战斗部和动力舱。装一台普拉塔克公司研制的两级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主发动机和助推器)。

动力系统

“米卡”空空导弹采用了推力向量控制技术,火箭发动机尾喷口处有4片气流偏转片,它们被集成在一个金属圆盘上,通过计算机控制偏转角度,从而调节飞行姿态。4片L型全动式弹翼加上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可使“米卡”导弹最大过载达到50G,远超第三代战斗机9-10G的最大过载,这意味着只要导引头锁定目标且能抵御电子干扰,飞机难以通过机动摆脱 “米卡”。此外,±90度的离轴发射角扩大了 “米卡” 的杀伤区域和不可逃区域。

制导系统

根据制导方式的不同,“米卡”导弹分为两种型号——“米卡”主动雷达制导型(“米卡”RF)和被动红外制导型(“米卡”IR)。两者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头部整流罩形状,“米卡”RF型装有尖锐的陶瓷制雷达天线罩,“米卡”IR的则是钝头的玻璃整流罩。“米卡”主动雷达制导型在1996年开始生产,而红外制导型在2000年才投产。两种导引头都具备一定抗干扰能力。“米卡”RF的主动雷达导引头采用了由泰利斯公司和阿莱尼亚·马可尼公司(以生产电子设备而闻名的意大利公司)联合研制的AD一4AJ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工作频率为10~20GHz.其制导体制为惯性制导、中段载机指令修正、末段主动雷达制导,可以同时攻击6~8个目标。“米卡”RF型的导引头作用距离据外界估计为15公里左右,在这之前,“米卡”需要靠弹上的惯性陀螺和载机的无线电信号修正。因此,玛特拉公司宣传的“发射后不管”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与目标距离小于15公里时,“米卡”导弹才可以实现完全的“发射后不管”。而AD一4A导引头的15公里作用距离在世界各国中距拦截导弹中属中等水平。

“米卡”IR的被动红外导引头是由法国SAT公司研制的双频段红外成像导引头,采用双频段机电扫瞄方案和完善的信号处理技术,具有较远的作用距离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战斗部

“米卡”空空导弹采用预制破片高爆战32斗部,重12公斤,由TDA武器装备公司、泰利斯公司和EADS公司联合研制。引信可选择触发型和雷达近炸型。

服役历程

“米卡”空空导弹从1998年开始被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阵风战斗机选用。

“米卡”空空导弹的雷达型和红外型分别于1996和2000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法国空/海军总共订购3000枚,两种型号各1500枚。此外,中国台湾空军订购400枚装备法制幻影2000-5战斗机中东卡塔尔也订购了“米卡”主动雷达制导型。截止2003年,“米卡”导弹的出口数量突破3000枚。

截止2021年,“米卡”空空导弹是幻影2000战斗机和 “阵风”战机的标配。

衍生型号

“米卡”地空/舰空型

海狼垂直发射型

紫苑-15

垂直发射“米卡”近程防空系统

2000年7月,法国宇航玛特拉公司(“米卡”空空导弹的制造商)、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CASA)和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航宇公司(DASA)合并,组成欧洲航空防务和空间公司(EADS)公司。“米卡”导弹也就转归EADS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欧洲导弹集团(MBDA)门下。随后,MBDA接手了“米卡”导弹的后续发展工作。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航空公司展上,MBDA首次公开展示了他们新研制的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VL Mica Air Defence System)。2001年,在法国朗德试验中心,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进行了首次地面发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的地空型是一个开放式、分散部署的模块集合体,每个作战单元(欧洲导弹集团公司称之为战术行动中心,TOC)包括以下模块:1. 4个导弹发射模块 以5吨卡车为底盘(该底盘还是法国陆军恺撒自行火炮的底盘),装有4联装标准发射箱,乘员2人。平时,发射箱水平放置于底盘上,发射准备时通过液压系统完成起竖工作;2. 雷达探测模块 一座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三坐标雷达,最大跟踪距离50公里,最大探测高度9000米,装有自动敌我识别系统;3. 战术指挥中心 对发射和探测模块实施遥控指挥,执行威胁分析、目标分配、系统监控等任务。由于采用分散式的系统布局,探测模块、发射模块和战术指挥中心都是各自独立的,不会因为某个模块被击毁而使整个作战单元瘫痪。保证了整个系统较高的战场生存概率。与此同时,欧洲导弹集团公司在新“米卡”系统内引入了网络化作战的理念,强化了车际间、作战单元间的数字通讯体系,传感器(雷达、红外探测器)得到的数据可以在作战单元内部乃至不同单元间自由流动。这样一来,整个防空网内部结构就不再是分层的树形,而是一个网络,每个模块都变成了网络内的一个节点,打掉一个节点可能会削弱整个网络的作战能力,但绝不会出现传统指挥结构里打掉一环就全面瘫痪的结果。这种作战能力的代差尤其体现在探测/指挥模块在战斗中被击毁的时候,传统作战架构遇到这种情况时必然会有作战单元瘫痪,而在网络式作战结构里,即使某个探测/指挥模块被击毁,发射单元仍然可以从网络内获得分享信息,保持作战能力。

地空型“米卡”发射的导弹基本与“米卡”空空型相同。也具备被动红外、主动雷达两种制导模式和推力向量控制能力。可对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空对地导弹实施全方位攻击。系统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可全天候作战,可同时拦截多个目标。垂直发射型“米卡”导弹的最大速度超过3马赫,最大射高为9000米,最大射程10-12公里(这比“米卡”空空型要小了很多)。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其爆发射速时可在12秒内发射8枚导弹,而平均发射间隔为2秒。

相关事件

2025年5月,至少3架印度武装部队战机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坠毁。据当地居民拍摄视频显示,一架印度空军“阵风”战机的残骸在距离巴廷达空军基地20公里的印度一村庄附近被发现。现场视频显示,可见阵风战斗机的专用导弹挂架,以及弹头已掉落的“米卡”空空导弹的残骸。

参考资料

从空空导弹到对空导弹.中国军网.2025-05-09

法国特色的防空系统:米卡导弹家族(组图)上.新浪网.2025-05-07

法国特色的防空系统:米卡导弹家族(组图)下.新浪网.2025-05-09

“阵风”残骸曝光,印媒:至少3架印度战机坠毁.百家号.2025-05-09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