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四库撤毁书提要

《四库撤毁书提要》是一部在民国时期编纂的史部著作,主要记录了《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被撤毁的书籍的相关信息。

编纂背景

《四库全书》是由清朝政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始组织编纂的一部大型丛书,历时约十年完成。在编纂过程中,对于入选及未入选《四库全书》的书籍均编制了内容提要。这些提要经过分类整理后,形成了名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书籍,又称《四库全书总目》,并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初步定稿。此后,随着《四库全书》的不断修订,总目的内容也经历了多次调整。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库全书》的基本编纂工作结束,此时《四库全书总目》共收录书籍3448种,78762卷;存目中有6783种,92241卷;总计10231种,171003卷,其中有391种书籍无具体卷数。同年,该书由武英殿刻版发行。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皇帝下令撤毁了十一部书籍,其中十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另一部下落不明。永\ue4c0容在其所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中特别附录了《四库撤毁书提要》以记载这些被撤毁的书籍的信息。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