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辉

张东辉,1967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9年张东辉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并前往纽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后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7年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任教;2000年升为副教授,同年获得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获得新加坡国家科学奖;200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政协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东辉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致力于发展有效的理论与计算新方法研究发生在气相、团簇、固体表面、以及生物分子中的原子分子运动、反应、能量转移等。

人物经历

1967年1月,张东辉出生于浙江省普陀区展茅街道螺门。

1985年,张东辉从浙江省舟山中学毕业,并作为优秀中学毕业生,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读书。

1988年,张东辉在大学期间,通过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的考试。

1989年,张东辉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并前往纽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量子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1993年,张东辉在运用含时散射理论计算器原子反应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1994年,张东辉在纽约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得纽约大学人文与自然科学学院颁发给毕业生的最高奖(这种大奖学院每一年只颁发给最有学术成就的学生一名)。毕业后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仍从事量子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1997年,张东辉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任教。

2000年,张东辉升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同年获得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003年,张东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同年获得新加坡国家科学奖。

2004年,张东辉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张东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5年7月31日,张东辉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7年11月,张东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张东辉发展了多原子反应量子含时波包理论方法,建立了高精度势能面构建方案,将反应动力学的精确理论研究从三原子体系拓展到多原子体系:解决了四原子反应体系量子散射问题,率先实现了一些代表性气相六原子反应的精确理论计算,解决了 H2+OH,H+H2O,H/Cl+CH4 等多原子动力学过程中反应物的碰撞能、量子态、振动局域模式、同位素取代等因素如何影响反应几率、产物量子态以及空间分布等科学问题。与实验同行合作,在 F/Cl+HD 反应中发现了新的反应共振态,揭示了其准束缚态本质,并证实共振现象在振动激发态反应中广泛存在。

•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1月,张东辉发表研究论文211篇,其中SCI收录205篇,EI收录109篇,总引用6426次。以唯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了8篇Science、5篇PNAS、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文章,受邀为《美国物理化学年度评论》写综述文章。

Xiao, C., Xu, X., Liu, S., Wang, T., Dong, W., Yang, T., ... & Yang, X. (2011).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for a four-atom reaction: HD+ OH→ H2O+ D. Science, 333(6041), 440-442.

Wang, T., Chen, J., Yang, T., Xiao, C., Sun, Z., Huang, L., ... & Zhang, D. H. (2013). Dynamical resonances accessible only by reagent vibrational excitation in the F+ HD→ HF+ D reaction. Science, 342(6165), 1499-1502.

Yang, T., Chen, J., Huang, L., Wang, T., Xiao, C., Sun, Z., ... & Zhang, D. H. (2015). Extremely short-lived reaction resonances in Cl+ HD (v= 1)→ DCl+ H due to chemical bond softening. Science, 347(6217), 60-63.

Zhang, Z., Liu, T., Fu, B., Yang, X., & Zhang, D. H. (2016). First-principles quantum dynamical theory for the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of H 2 O on rigid Cu (111). Nature communications, 7, 11953.

Zhao, Z., Zhang, Z., Liu, S., & Zhang, D. H. (2017). Dynamical barrier and isotope effects in the simplest substitution reaction via Walden inversion mechanism.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4506.

人才培养

2017年12月张东辉回到自己的母校浙江省舟山中学时,在人才培育方面建言献策,提指出“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以舟山中学为例,希望政府重视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育,在政策、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加上舟山市中学的名气,就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舟山。”在张东辉看来,引进年轻有为的特级教师,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

荣誉表彰

2017年11月,张东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6月,张东辉拟入选202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人物评价

张东辉教授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的理解非常透彻,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能力也是世界顶尖的,与他的合作,能使研究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地了解数据和理论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评)

张东辉的量子动力学研究不仅解释实验,而且在一定程度实现了预测和检验实验。通过与实验的密切结合,提高了人们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推动了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发展,也使中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普陀新闻网评)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舟山中学博士篇:张东辉.web.zjzszx.cn.2020-01-06

复旦人物 | 张东辉:思考着,热爱着.alumni.fudan.edu.cn.2020-01-06

【中国科学报】张东辉:一条偶然的必然之路.www.cas.cn.2020-01-06

张东辉:普陀渔村走出的中科院院士.ptnews.zjol.com.cn.2020-01-06

舟山市侨联拜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张东辉博士.www.zjsql.com.cn.2020-01-06

张东辉院士出任我院化学物理系系主任.news.sina.com.cn.2020-01-06

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简况化学科学部.www.docin.com.2020-01-06

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www.cas.cn.2020-01-06

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拟入选202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The Paper.202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