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与文士》是一本于2007年7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杨天石。本书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中,社会发生了急而重大的变化,产生了众多思想家(哲人)和作家(文士)。这些哲人和文士们纷纷探求救国、救亡之道,并不同程度地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努力唤醒国人,振兴中华,走上民主与富强之路。
图书信息
作 者:杨天石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7-1
版 次:1
页 数:684
字 数:484000
印刷时间:2007-7-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300082806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的百年期间,社会发生急遽而重大的变化,产生过许多哲人(思想家)和文士(作家)。他们纷纷探求救国、救亡之道,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力图唤醒国人,振兴中华,走民主与富强之路。本书以处于时代潮流和风口浪尖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为对象,立足于诸多罕见的珍贵史料,阐述在近代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作用的国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三民主义等重要思潮,探求理论得失及其经验,同时评析龚自珍、林则徐、谭嗣同、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刘师培、鲁迅、陈去病、柳亚子、钱玄同、胡适等人的思想和创作成就,从不同侧面展开近代中国丰富、缤纷的历史画卷。南京临时政府昙花一现,北洋军阀统治中国,中国国民党人继续革命。作者利用在海内外精心访求所得的大量未刊函电、文献、档案、力图回答长期困扰史学界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问题。
作者简介
杨天石,江苏人。笔名有江东阳、苏人、纪文、吴之民、梁之彦等。1955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中学。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同舟共进》、《中国哲学》编委,《中华书画家》杂志艺术顾问。曾任京都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长?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化史。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一编(合著)、《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五卷(主编、主撰)、《杨天石文集》、《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近代中国史事钩沉——海外访史录》、《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等。
目录
儒学在近代中国
戊戌维新以来的“国民国家”思想
关于宣南诗社
龚自珍的《明良》四论
龚自珍的戒诗与学佛
青史毕竟有是非
黄遵宪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读黄遵宪致王韬手札
海外偏留文字缘
黄遵宪与宫岛庆一
因?名词轰炸”而想起“诗界革命”
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前途
“取那善果,避那恶果”
孙中山思想的现代价值
国家统一,孙中山奋斗的伟大目标
“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伟大思想遗产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列夫·托尔斯泰《致一个中国人的信》
章太炎为何要砸拿破仑与乔治·华盛顿的头
《天义报》、《衡报》对“社会主义讲习会”活动的报道
刘师培的平均奇想
刘师培的“水灾共产主义”
释“挤加纳于清风,责三矢于牛入”
《斯巴达之魂》和中国近代拒俄运动
《自题小像》新探
《中国地质略论》的写作年代和中国近代史上的护矿斗争
读《鲁迅(中国地质略论>作意辨证》
周令飞早期的几篇作品和《天义报》上署名“独应”的文章
越社和南社
鲁迅和越社新考
“咸与维新”的来历
周氏三兄弟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