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朴美子

朴美子,女,1966年9月生,吉林省和龙市人,青岛农业大学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

(1)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2)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

荣誉称号和社会兼职

如国家级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等;各种学术团体、政府和企业聘任的兼职。

人物经历

1985.07-1989.08,吉林省延边大学果树专业,获农学学士

1996.02-1998.02,韩国大邱CATHOLIC大学食品加工专业,获理学学硕士学位;

1998.02-2001.07,韩国大邱CATHOLIC大学食品加工专业,获理学学博士学位;

2001.08-2005.02,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博士后;

2005.03-至今,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教学工作

(一)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课程:《食品生物技术》,《酿酒工艺学》;

研究生课程:《现代食品分离技术》;

指导食品科学与农产品贮藏要与加工专业硕士研究生9人。

(二)参编教材

1.《食品生物技术》,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市四牌楼2号,2007.09,

2. 《微生物生理学》,副主编,2/3,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济南市玉函路16号,2009.03

科研工作

(一)学术成就概述

自留学归国任教以来,始终关注食品科学,尤其关注功能性食品的研制与开发平台的建设。以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功能性食品发展动向和研究趋势为基础,同时,结合国内功能性食品市场发展动向的调查研究,功能性食品产品的开发思路,于2006年2月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韩国“昆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昆虫纲 Biotech Co., Lt”合作建立了“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的当年6月就争取到了“中外合作课题基金与学校配套基金”。每年支持的研究经费为10,000美元,主要利用韩方的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或生物制剂,结合国内的特色资源,开发功能性食品。

青岛农业大学“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中方研究人员由8人组成。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在读研究生4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1名,在读硕士4名,研究人员的专业有功能性食品,食品微生物,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离,食品营养等,梯队合理,实力雄厚。

为了更好的建设研究所,走访了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诚誉食品安全研究所等机关、研究机构和公司(会社),参观他们的实验室和研究环境,并探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设想。同时,加强与食品企业之间的联系,解决国内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中存在实际的问题,提升产学研合作。

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现主持“利用高效能蛋白质分解酶(Arazyme)开发生物食品”、“农产品及海洋生物中检索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物质”等课题。经近几年的努力和研究已经成功地开发了几个功能食品,申报了5项专利,准备鉴定与推广。其中《中华真地鳖发酵饮料的研制》子项目已通过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又争取到了1项《地鳖虫酶解液中抗氧化肽的分离及应用》的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牵头成功地申报了山东省发改委的《山东省海产品加工副产物酶技术利用工程实验室》项目。

为了加强中韩两国的科研交流和合作,先后邀请了韩国因塞特株式会社郑昌昊博士,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的朴镐用博士,韩国食品研究院的河台烈博士,给学生作了“世界核心技术-PGPR生物肥料”、“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预防老年痴呆症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等精彩的报告,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目前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2005年12月参加了由国家质检总局,山东省质检总局等单位主办的“国外食品安全培训班”,了解了中日韩三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的现状,为了食品安全体系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积极参加了2006年和2007年举办的“百名博士潍坊市行”活动,认真地为地方企业服务,与企业和其他院校的博士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探讨了企业共同合作研究的项目。

现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昆虫食品、发芽食品、发酵食品、功能性食等,引进韩国的功能活性检测系统进行功能基础研究,开发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又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的“天然食品”。

(二)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项目来源 项目编号 经费总额 主持/参加 位次)

1、《利用Arayzme高效蛋白质分解酶研制开发功能生物食品》,

2006.06-2008.06,中韩合作项目,2万美元,主持。

2、《农产品及海洋生物中检索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物质》

2005.07-2008.07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6万元,主持。

3. 参与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专用花生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花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及白藜芦醇提取研究》第五位。

4.国家外国专家局2007度引进国外技术项目《从阿魏菇中提取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有效成分》;2万,参加,第二位。

5、国家外国专家局2008度引进国外技术项目《灵芝米的产业化》,2万,参加,第二位。

6、获得发明专利

① 一种地鳖昆虫发酵饮料的制备方法(CN 101406307A),

② 一种黑木耳糙米醋的生产工艺(CN 101407754A)

(三)获奖科技成果

(四)科研论文(代表本人学术水平的论文,20篇左右,包括外文)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作者位次 出版时间 期号 起止页码)

1. Stability of Pigment Produced by Monascus 细毛猪笼草1/3, KOREAN

J.FODD.SCI.TECHNOL 2002,34(4) 541-545

2. Effect of 臭氧 H₂O on Pesticide-Residual Contents of Soybean Sprouts

during Cultivation.3/4, KOREAN J.FODD.SCI.TECHNOL 2000,32(2) 277-283

3. Effect of Monascus Koji on the 发酵 and Quality of kimchi.

3/3, J. KOREAN SOC. FOOD SCI.NUTR. 2001,30(5) 826-833

4. Chitosan Treatment Affects Yield、Ascorbic Acid Content、and 硬度 of

Soybean Sprouts, 4/6,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3,68(2),680-685

5. Effect of Rice Addition on Enzyme Activities of Soybean Meju Fermented

by Monascus spp. 1/3, KOREAN J.POSTHARVEST SCI. TECHNOL.2001,8(4),405-411

6.《黑木耳糙米醋的发酵条件研究及其成分分析》,TX/4,中国酿造,2008,19,47-49

7.《基于遗传算法的羊肚菌液体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2/3,生物工程学报,2008.08,1454-1457

8. 《响应面法对Arazyme蛋白酶酶解地鳖虫条件的优化》,TX/4, 食品工业科技,2009.01 9.

《营养保健型南瓜果冻的研制》,2/5,食品研究与开发,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07,66-70 1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量化方法》,王3/5,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01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