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焦里庄

焦里庄,隶属于河北省威县侯贯镇

焦里庄在河北省合并乡镇前属威县王村乡管辖。

焦里庄,“位于(编者+“原‘王村乡’”)乡政府驻地偏北2.2公里处。有845人,耕地1591亩,其中水浇地1541亩。含焦、王里庄两个自然村”。

焦里庄,东邻南宫市城庄村,北邻吴村,西边偏南是后王村、前王村,南偏东是本镇的小潘庄村。

概况

基本情况

焦里庄,隶属于河北省威县侯贯镇。

焦里庄,在河北省合并乡镇前属威县王村乡管辖。

“焦、王里庄(焦、王里庄原系两个大队——编者加注)位于王村公社(改革前的‘公社’就是后来的‘乡’)驻地2.2公里处。有2个大队,6个生产队。有786人,均系汉族。”

候贯镇焦里庄村委会位于地址,交通便利,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地质水文气象

威县系河流冲积平原,属近山和远山河流冲积湖平原区,第四系地层遍及全县,厚度500~600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程为30米~35米。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74.8,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8%。气温,平均气温13.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3.2℃。年气温差为30.2℃。霜期,威县平均霜冻日分别为10月25日和来年4月12日。地温,平均地面温度为15.5℃,6月最高为31.6℃,一月最低为-2.9℃。降水,危险平均降水量为574.3毫米。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多且强度大。这里偏南风为最多。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为南北风交替出现。地下水,威县系河流冲积平原,地下水资源0.6004亿米³;地下热水,100米~1500米可打出50~60℃的地下热水。《威县志》121页~145页

村名与沿革

村名来历,“据传,此地原为(编者加:威县赵村乡)寺庄(编者加:村)一位富户的田园为便于耕作,佃户在此定居建村。因距寺庄4里,又有四户居住,取名四里庄。民国31年,按村大小和姓氏分为3个行政村:大里庄、焦里庄、崔里庄。”

农副土特产

一、农产品

这里降水、光照、无霜期等条件的缘故,盛产棉花、小麦、红薯(这里叫“番薯”);还有玉米、谷子、黍稷、高粱,大豆、豇绿豆;芝麻。

二、老土布

历史上,依仗这里盛产棉花优势,这里的中老年妇女有纺线织布的传统,就是现在常说的“老土布”;老年男人会纺线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衣服被褥都是自己制作的老土布,这里的人谦称之为粗布。

三、粉皮粉条

“粉皮是用红薯淀粉、绿豆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经纯手工制作而成的特色传统食品。色泽银白光洁,略呈透明,具有弹韧筋道、口感爽滑、厚实耐煮等特点,深受县内外广大群众青睐。”

同样,依仗这里盛产红薯的优势,这里一般的中老年人,大都会制作红薯 粉皮、粉条。制作粉皮粉条,以工序来说,首先 把红薯洗净、粉碎,过箩沉淀制成淀粉。而后再分别制作成粉皮、粉条。

制作粉皮需用特殊工具镟子。烧开一定量的水,镟子里边加上适量的淀粉糊糊;然后放于开水中,用力旋转,令糊糊均匀分布于镟子底部;此时火候,成为主要工程。火大了,粉皮薄厚不均;小了生熟不均。制作粉条则需要 漏瓢。同样是个技术活。该村已故老人“许宪武”先生粉坊的粉皮粉条,是比较出名的。这个作坊,文化大革命中强行关闭、消失。

现状

这个村,和其他村一样,土地有的自己耕种,有的包给种田能手。土地政策的落实,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

焦里庄人口不多,在外开公司、办工厂、打工的的人特别多,足有1/2的劳力外出。就是在家里也有开办工厂的。

这里有个农具工厂,之初三五人、十来人,现在吸纳了足有200人就业,其中有150人是长年工作的也就是长期工。

名人

高贵平,1944年生2013年病逝。生前为铁道部“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被授予“中国中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烈士

高桂员、王尚孟、王振华、焦新学、许志海等同志,在不同的时间和战场为革命和人民牺牲。

参考资料

中铁四局2003年大事记.中国中铁.2015-11-1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