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法帖论》是梁巘对于书法研究方面的著作。
内容
怀素《圣母帖》,圆浑古茂,多带章草,是其晚年笔,较《自叙帖》更佳。盖《自叙帖》犹极力纵横,而此则浑古自然矣。
智永《千字文》真书,其散者煞有意趣,其紧者圆静平和,若不着力,然此等境界最是难到。
索靖《出师颂》草书,沉着峭劲,古厚谨严,欧书多脱胎于此。又当拖开处拖开,当收紧处仍自收紧,不令松懈。
《出师颂》横平竖直,钩点挑剔,一丝不走。吾等学书以此为圭,则无失矣。右军《十七帖》亦此法。
《云麾碑》通体逸笔,有“天马行空"之概,如善作文者,本乎性灵,纯是天分使然。
北海《云麾将军李秀碑》较《李思训碑》更紧,有王献之笔意。今碑止存二柱础,虽残缺而神韵自在,可宝也。
北海《麓山寺碑》虽经洗,神采已非,而骨格坚劲,较《云麾》为胜。明俞仲蔚已言之,当以《云麾》法学之耳。《麓山寺》后《云碑》十年而出,骨力尤厚,……赵孟頫全师此而趋秀媚,所以不能及也。
《云麾碑》尚飘,至《麓山寺》极沉着矣。
古人于书,大抵晚岁归于平淡,而含浑收敛,多若不经意不用力者,无复少年习代矣。
作者简介
梁巘(1710年——1788年后),字闻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夏候巷街(现夏候小学西跨院),殁后埋葬在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曾祖父粱继宗;祖父梁尔,字天赐,国学生;父親粱接孟,字介贤,候选经历,敕赠文林郎(文职、正七品);兄粱峰,字屏山县、号六松,性孝友,善文章、工书法。梁巘长子俊业,早卒;次子伟业,爱新觉罗·颙琰六年(1801年)辛酉拔贡,官浙江於潜县知县。业师陈师古,字圣绪,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举人。门生有姚莲府、萧景云、王鲁庵、许春林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敕授文林郎壬午科举人,由鹹安宫教习转任湖北巴东县知县;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循理书院院长(山长)。其在书法上的成就远大于政治,他与乾隆年间五位(张照、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重要书家齐名,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