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华长文蛤

中华长文蛤(学名:Callista chinensis)是帘蛤目帘蛤科仙女蛤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越南南海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潮间带至潮下带45米的沙质浅海。

形态描述

中华长文蛤的贝壳中等大小,斜卵圆形,壳质坚实。贝壳前、后两侧不等,壳顶位于背缘的前方,由壳顶向前方的距离约占贝壳全长的1/3。贝壳前端钝圆、腹缘亦圆、后端瘦弱、略尖。背缘往前方弯曲、往后方斜长。贝壳表面淡紫色,具有浅黄褐色的漆状壳皮,亮有光泽。老个体壳皮多磨损,壳皮脱落后的贝壳多呈紫色。同心生长纹细密,突出壳面程度低,排列多不规则,由于有漆状壳皮的缘故,壳面隐约可见有2—4条宽而不连续呈放射状的紫色色带。小月面略呈楔状、光滑、界线的印痕较深;楯面界线不清楚,韧带黄棕色、略突出壳面。

中华长文蛤的贝壳中型,韧带外在,位于后方。主齿加上前侧齿有3个。双闭壳肌。

分布范围

中华长文蛤在国内从浙江省广东省、台湾有分布,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西太平洋。

生活习性

中华长文蛤主要栖息在潮间带下部至浅海的砂质海底。

生物学描述

中华长文蛤生活在潮间带下部至浅海的沙质海底。在北部湾曾在45m深处采到很多标本,每平方米最高栖息密度达210个、生物量11.40g。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