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漂流书

漂流书是一种自发性的书籍共享活动,其特点是书籍所有者将其不再阅读的书籍放置于公共场所,供他人无偿借阅。这种活动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原则。漂流书不仅是一场阅读游戏,更是一次社会诚信实践。

历史沿革

起源

漂流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最初的形式是在公共场所放置书籍,供路人随意取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漂流书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2001年,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小村庄出现了首个漂流书网站,推动了这项活动的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漂流书活动便遍及欧美地区。

中国漂流书

中国的漂流书活动始于2005年,上海普陀区图书馆率先尝试通过设置漂流书架等方式,促进书籍的流动。同年,大连市也在啤酒节期间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漂流书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特定术语

- 漂流:源自漂流瓶概念,指书籍在不同人群之间的自由传递。

- 漂流期间:书籍从开始漂流至结束漂流的时间段。

- 漂流活动:书籍在整个漂流期间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

- 漂友:参与漂流活动的所有人员。

- 首漂:首次将书籍投入漂流状态的行为。

- 放漂:将书籍放入漂流状态的过程,包括首漂和转漂。

- 转漂:已阅读完毕的书籍继续进入漂流状态。

- 求漂:用户对某本书籍提出漂流请求。

- 受漂:接受其他漂友传递的书籍。

- 收漂:结束漂流活动的状态。

- 在漂:书籍处于漂流状态。

未来发展

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主任汤更生认为图书漂流活动在当前社会中的定位尚需明确及其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大。尽管图书漂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书籍的共享和传播,但它并未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为了实现图书漂流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和平台来支持这一活动。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网络阅读等新型阅读方式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CCTV.com.央视网.2024-10-26

科学网—让图书“漂流”起来.科学网.2024-10-26

图书漂流:我们仍在探索上路.光明网.2024-10-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