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宁波木犀

宁波木犀(学名:Osmanthus cooperi Hemsl.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8米。小枝灰白色,幼枝黄白色,具较多皮孔。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花序簇生于叶腋,每腋内有花4-12朵;苞片宽卵形,花冠白色,长约4毫米,花冠管与裂片几等长,稀略短于裂片;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下部。果长1.5-2厘米,呈蓝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5-6月。

产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地。生海拔400-8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中荫湿地或沟边。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邻近。

形态特征

宁波木犀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朵簇生于叶腋,花较小,白色,花冠四裂,芳香。花期在秋季。叶片对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革质,侧脉不显著,全缘,深绿色。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8米。小枝灰白色,幼枝黄白色,具较多皮孔。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6-8(-10)厘米,宽(2.5-)3-4(-5)厘米,先端渐尖,稍呈尾状,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腺点在两面呈针尖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被短柔毛,近叶柄处尤密,在下面凸起,侧脉7-8对,在两面均极不明显;叶柄长1-2厘米。花序簇生于叶腋,每腋内有花4-12朵;苞片宽卵形,长约2毫米,先端渐尖,被柔毛,稀无毛;花梗长3-5毫米;花萼长1.5毫米,裂片圆形,长约0.5毫米;花冠白色,长约4毫米,花冠管与裂片几等长,稀略短于裂片;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下部,花丝长约0.5毫米,花药长1-1.5毫米,药隔延伸成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3毫米,花柱长约2毫米。

果长1.5-2厘米,呈蓝黑色。花期9-10月,果期翌年5-6月。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等地。生海拔400-8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中荫湿地或沟边。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邻近。

生长习性

宁波木犀属长日照植物,喜在充足的阳光和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土壤要微酸,PH5.5-6.5。忌碱土,怕积水和煤烟。

繁殖方式

扦插

在春季发芽前进行,选一年生枝条作插条,插入素沙土或草炭土内,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放在蔽阴处养护,立秋后即可生根。

插时间。5月中旬到6月下旬为最适时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认为桂花早春就萌发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进行扦插,实践证明,那时插穗木质化程度虽然较高,但气温地温均较低,扦插后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烂变质。

插穗的选择与处理。用当年萌发的嫩梢进行扦插。为使插穗健壮饱满,在冬季必须对采穗母树进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个月施2-3次速效肥料进行催条,如春季干旱还应注意灌水,实践表明:饱满和组织充实的枝条容易形成根的原始体,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条则相反。插穗的长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应迅速放入室内通风阴凉处,并及时喷雾状水,湿润叶面,保持插新鲜状态。整修插穗时应保留顶叶5-6片,为避免扦插时过于拥挤以及防止叶片互相嵌合,可以将叶子剪半。据观察,桂花插穗大多在节上生根,而在节间生根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个节,如插穗末端刚好在节上那对生根更为有利。有1-萘乙酸处理插穗是促进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乙酸快浸比不处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后即移出,即把插床当作中间过渡,则密度还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础。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体,而后长出不定根,其插穗发根不是在愈合组织部位而是集中在节上,少数在节间的皮层部位。据观察,平均每株产生侧根19条,其中在节上生根13条,在节间皮层部位生根6条。如有二节生根,其中以下节生根较上节生根为多。据外形观察,桂花也和其他树种一样都形成愈合组织。愈合组织位于插穗在末端,在皮层部位与木质部之间形成瘤状突起,并于插后15-20天形成,如果未经1-萘乙酸处理,愈合组织的形成还可能推迟。形成愈合组织大约稳定7-10天便开始产生新根。

1.

扦插时间。5月中旬到6月下旬为最适时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认为桂花早春就萌发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进行扦插,实践证明,那时插穗木质化程度虽然较高,但气温地温均较低,扦插后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烂变质。

2.

插穗的选择与处理。用当年萌发的嫩梢进行扦插。为使插穗健壮饱满,在冬季必须对采穗母树进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个月施2-3次速效肥料进行催条,如春季干旱还应注意灌水,实践表明:饱满和组织充实的枝条容易形成根的原始体,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条则相反。插穗的长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应迅速放入室内通风阴凉处,并及时喷雾状水,湿润叶面,保持插新鲜状态。整修插穗时应保留顶叶5-6片,为避免扦插时过于拥挤以及防止叶片互相嵌合,可以将叶子剪半。据观察,桂花插穗大多在节上生根,而在节间生根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个节,如插穗末端刚好在节上那对生根更为有利。有1-萘乙酸处理插穗是促进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萘乙酸快浸比不处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3.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后即移出,即把插床当作中间过渡,则密度还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础。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体,而后长出不定根,其插穗发根不是在愈合组织部位而是集中在节上,少数在节间的皮层部位。据观察,平均每株产生侧根19条,其中在节上生根13条,在节间皮层部位生根6条。如有二节生根,其中以下节生根较上节生根为多。据外形观察,桂花也和其他树种一样都形成愈合组织。愈合组织位于插穗在末端,在皮层部位与木质部之间形成瘤状突起,并于插后15-20天形成,如果未经1-萘乙酸处理,愈合组织的形成还可能推迟。形成愈合组织大约稳定7-10天便开始产生新根。

嫁接

桂花树嫁接的砧木一般为女贞或水蜡,多采用腹接、靠接法或撕接法。撕接法操作简单,成活率可达93%左右。具体方法是:在香椿未萌发前,从母树上取健壮的一年生枝条,剪去一些叶片,置于低温、湿沙中贮藏,待砧木萌动时进行嫁接。嫁接时先将砧木在离地面10cm处剪断,选光滑面将树皮划成“Ⅱ”型,长约2-3cm,宽3-4mm,撕开“Ⅱ”处树皮,再把削成不等边楔形的接穗插入砧木“Ⅱ”处,用薄膜带包扎。当接木新梢长到10-15cm长时,将砧木上的萌芽枝蘖全部剪除。6-8月注意抗旱、追肥和除草。盆栽桂花可用靠接法。先将砧木在盆中养活,6-7月梅雨季节选与砧木粗细相近的两年生桂花枝连盆靠接,成活后于“白露”前剪下即成新株,当年就能开花。

压条

有高压和地压两种方法。

高压繁殖:在“清明节”至“立夏”之间的晴天进行。选择2-3年生、手指粗的徒长枝、密生枝做压条。将枝条在离分枝处10-12cm处环切一刀,再在其上方3cm处环切一刀,然后用刀将两道环割线之间的皮层完全剥掉,露出木质部。包扎前先配制培养土:沙土或肥沃菜园土(无宿根类杂草)、锯木屑、青苔按1∶0.5∶0.5的比例混合,切忌拌入化肥或未腐熟的有机肥,湿度以手捏成团,略现湿印即可。同时备好长40-50cm、宽33-40cm的塑料薄膜(每1kg薄膜可压50-60株)及塑料带,最好用50%1-萘乙酸2000倍液拌黄土调成糊状涂于环状剥皮伤口,以诱发不定根。包扎时先将薄膜围绕环状剥皮的下方4cm处,用塑料带将薄膜下端捆定在树枝上,然后将培养土捏成1kg重的土团,包于整个切口(上至上环割线3cm),再将薄膜反转盖住土团,用手将薄膜与土团包成直径为10cm的橄榄形的土球,再在紧靠土球上端扎紧薄膜,薄膜接头必须重叠,以防止土团水分蒸发。压条后15-20天进行检查,若发现伤口霉烂,应及时改压。8月上旬至9月上旬,从薄膜外部能看到多条不定根时,即可将压条苗离树假植。压条苗离树时应轻剪、轻放、轻搬,不可用刀砍,搬运时防止土球碰撞,以免振断不定根。假植时先开深30cm的穴或沟,穴(沟)内施腐熟堆肥或沼渣,与土拌匀,然后剪开压条苗的土球薄膜、剪断塑料带,盖土没土球,灌足压水,最后覆土,大苗打好支撑柱防止风摇。干旱时注意浇水保持假植沟湿润,冬前可长出大量根系,开春即可起苗定植。

地压繁殖:即采用伏枝压条,在“清明节”前后,选择母株上1-2年生的健壮萌蘖枝条,就地攀压埋入土中或盆土中,将入土部位枝条的叶片剪除并环状剥皮,压实埋土,留梢端在外,到秋季或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为新植株。

1.

高压繁殖:在“清明”至“立夏”之间的晴天进行。选择2-3年生、手指粗的徒长枝、密生枝做压条。将枝条在离分枝处10-12cm处环切一刀,再在其上方3cm处环切一刀,然后用刀将两道环割线之间的皮层完全剥掉,露出木质部。包扎前先配制培养土:沙土或肥沃菜园土(无宿根类杂草)、锯木屑、青苔按1∶0.5∶0.5的比例混合,切忌拌入化肥或未腐熟的有机肥,湿度以手捏成团,略现湿印即可。同时备好长40-50cm、宽33-40cm的塑料薄膜(每1kg薄膜可压50-60株)及塑料带,最好用50%1-萘乙酸2000倍液拌黄土调成糊状涂于环状剥皮伤口,以诱发不定根。包扎时先将薄膜围绕环状剥皮的下方4cm处,用塑料带将薄膜下端捆定在树枝上,然后将培养土捏成1kg重的土团,包于整个切口(上至上环割线3cm),再将薄膜反转盖住土团,用手将薄膜与土团包成直径为10cm的橄榄形的土球,再在紧靠土球上端扎紧薄膜,薄膜接头必须重叠,以防止土团水分蒸发。压条后15-20天进行检查,若发现伤口霉烂,应及时改压。8月上旬至9月上旬,从薄膜外部能看到多条不定根时,即可将压条苗离树假植。压条苗离树时应轻剪、轻放、轻搬,不可用刀砍,搬运时防止土球碰撞,以免振断不定根。假植时先开深30cm的穴或沟,穴(沟)内施腐熟堆肥或沼渣,与土拌匀,然后剪开压条苗的土球薄膜、剪断塑料带,盖土没土球,灌足压蔸水,最后覆土,大苗打好支撑柱防止风摇。干旱时注意浇水保持假植沟湿润,冬前可长出大量根系,开春即可起苗定植。

2.

地压繁殖:即采用伏枝压条,在“清明节”前后,选择母株上1-2年生的健壮萌蘖枝条,就地攀压埋入土中或盆土中,将入土部位枝条的叶片剪除并环状剥皮,压实埋土,留梢端在外,到秋季或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为新植株。

栽培技术

育苗

圃地选择。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轻壤土为好。土质太粘宜适当掺些砂土以调节土壤质地。为防止立枯病及根腐病的发生,还应在作床时喷洒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插床宜梢高,排水一定要通畅,实践证明,雨后积水,最易使穗腐烂,尤其是在插穗生根之前更应及时注意排涝。

塑棚与荫棚的设置。封闭育苗简言之就是棚套棚,即荫棚套塑棚。插床宽度1.10米(实际利用率为1.0米),用两端削尖的竹片呈弓形的插下,从床面到弓顶为0.5米,为使弓形竹片拉紧,弓与弓之间应用细竹扎缚,塑膜棚两侧用泥土压紧,不能留有空隙,但塑棚两端不必封死,可以自由启闭,以防透气漏风。在塑膜棚上面要盖双层芦帘,荫棚高度1米,这样塑棚与芦帘之间有50厘米的空间,便于空气流通,降低塑棚内温度。此外塑棚四周还应围盖单层帘子,以防侧方阳光照射。

地栽

地栽桂花多于早春进行。栽植地点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方。栽前先挖个大穴,多施有机肥料,同时增施一些草木灰,苗木需带土索移植,以利成活。栽后充分灌水。成活后施一次液肥。7-8月间现施1-2次水肥。临冬之前现施以腐熟堆肥。以后每年3月下旬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7月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10月份再施一次有机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灌水和中耕除草,平时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这样便可加速生长,年年开花繁茂,花多味香。

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桂花常易发生炭疽病、褐斑病、灰色膏药病、枯斑病、藻斑病、煤烟病和黑刺粉虱介壳虫袋蛾刺蛾科、蚱蝉、桂花大叶蝉科等病虫为害,需及时喷药防治。

褐斑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初期为黄色小斑,发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径为2-10mm,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叶片正面散生许多黑色霉状小点,这就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连接成大斑后,导致叶片枯死,但不会扩长到叶脉。此病菌靠风、雨、浇水等方式传播,3月开始生长、4-10月为发病期,10月以后病情减退。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老叶发病较重。一般丹桂比金桂、八月桂抵抗此病的能力强。

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病株残体、病叶并及时销毁,引入的苗木应剪除病叶,重病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药剂防治参照桂花叶枯病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莳养环境要通风透光,发病期不宜喷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积水。

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秋末入室前喷两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如有发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洒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氨灵5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倍液。

1.

冬季清除病株残体、病叶并及时销毁,引入的苗木应剪除病叶,重病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药剂防治参照桂花叶枯病

2.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莳养环境要通风透光,发病期不宜喷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积水。

3.

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秋末入室前喷两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如有发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洒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嗪氨灵500倍液,或50%代森600倍液。

叶枯病

叶枯病又称枯斑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病害。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有时卷曲脆裂,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引起叶片大面积干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

苗木移栽或引进的苗木,要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必要时可于出圃前给苗木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

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经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结或积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和喷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发病重的地区,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

1.

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

2.

苗木移栽或引进的苗木,要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必要时可于出圃前给苗木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

3.

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经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结或积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和喷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4.

发病重的地区,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

煤污病

该病通常发生于高温、多湿的季节和闷热、潮湿、隐蔽、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主要表现为叶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黑色粉状物,有时甚至结成黑膜状。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虫介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种真菌的寄生从而诱发了黑乎乎、灰蒙蒙的煤污病。灰黑色的煤污层,不仅影响了桂花植株的观赏,而且会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并引起感病叶片变黄萎蔫后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

加强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确保植株内膛通风透光,促成植株生长良好;

发现蚜虫、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予以杀灭;盆栽植株,经常喷水淋洗叶面;

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份剂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

加强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确保植株内膛通风透光,促成植株生长良好;

2.

发现蚜虫介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予以杀灭;盆栽植株,经常喷水淋洗叶面;

3.

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份剂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黄化病

该病为缺铁性黄化病。由于PH值失调土质偏碱、土壤里面建筑物残渣清理不彻底,导致土壤中的铁元素以难溶解的氢氧化铁形态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从而使得桂花缺铁。如果是轻度缺铁,表现为幼叶的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组织仍呈绿色;如果是重度缺铁,则表现为新老叶全部黄化,幼叶慢慢停止生长,部分老叶出现黄褐色斑点,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严重影响到观赏效果和采花收获量。

防治方法:

轻度缺铁,可根部浇施0.5%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

缺铁严重时,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际周围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合铁[F-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合铁)],同时用0.1%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春季新梢生长季节,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配制盆栽培养土时,可用0.5%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整到6.5以下。

1.

轻度缺铁,可根部浇施0.5%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

2.

缺铁严重时,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际周围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螯合铁[F-EDTA(乙二胺四乙酸合铁)],同时用0.1%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3.

春季新梢生长季节,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配制盆栽培养土时,可用0.5%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整到6.5以下。

干腐病

主要发生在较大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园林绿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时碰伤、长途运输中划伤、吊栽时勒伤、意外击伤等原因,导致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严重损伤,或掀去大块干皮,未能及时加以妥善的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如木腐菌等)、细菌(如土壤野杆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防治方法:

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

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干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愈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尽快愈合;

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灰硫黄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

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干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

1.

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

2.

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干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愈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尽快愈合;

3.

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灰硫黄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

4.

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干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

主要用途

医药

根:祛类风湿性关节炎,散寒。花:化痰,散。果实:暖胃,平肝,散寒。

园林

树冠圆头形或宽柱形,孤植或丛植于古典园林,也亭台楼阁或假山奇石相配,花时浓香袭人,极富诗情画意。也适合房前屋后栽植,起到自然送香的效果。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