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花婆节

花婆节又称花王节、花王圣母节, 是广西等地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以纪念花婆(圣母)诞辰。

据传说,花婆是主事生育和守护儿童之神,专门主管赐花送子之事,白花代表男孩,红花代表女孩。壮族妇女会在这天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和异性姐妹会备办鸡鸭鱼肉和香烛钱纸,到野外采鲜花戴在身上,公祭花婆神。广西南宁流行的花婆节,相传是一位乐善好施的阿婆给过往的客商卖粥,如碰上穷人则免费施粥。阿婆过世后,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二举行纪念活动,逐渐形成当地特有的花婆节。

2014年,南宁花婆节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活动名单。壮族花婆节是壮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在壮族民间代代相传,拥有内涵丰富的文化信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历史沿革

花婆节是壮族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壮族始祖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从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故其被奉为花婆。农历二月二为花婆神的诞辰日。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没有生育的妇女,是日要到野外采花来戴,以求花婆神赐花送子。若日后怀孕,为使小孩出生后有灵魂,须请师公到野外念经求花,还要在路边小沟做架桥仪式,把花从桥上接过来。小孩出生后,要在产妇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

活动仪式

花婆节分小祭和大祭两种:小祭每年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杀鸡宰猪,在家祭祀。大祭每隔数年全寨集体举行。届时,在寨前搭彩楼(亦称“花楼”),建斋醮,延请道公(巫师)数十人来念经、作法、跳师公舞,亲戚比邻男女青年欢聚一堂,活动持续三至七天,以祈求花婆保寨安家,赐与村寨人畜两旺、五谷丰登。

传承保护

2014年,南宁花婆节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婆节在2018年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活动名单。

价值意义

壮族花婆节是壮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在壮族民间代代相传,拥有内涵丰富的文化信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传说

南宁蒲庙花婆节:相传很久以前,在蒲庙镇五圣宫对面的大众码头,有一位好心的卖粥阿婆。她善良热心,乐善好施,总会送给路人一碗热粥喝。很多人喝过阿婆的粥后,不仅能够消除疲劳、祛病健身,还能沾上福气。人们不知道阿婆叫什么名字,见她爱戴花,因此尊称她为花婆。为了纪念花婆,发扬其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的精神,每年农历三月十二,蒲庙镇都会举行纪念活动,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花婆节。

文化活动

2023年4月30日,2023年蒲庙花婆节暨蒲庙建圩292周年庆典活动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举行,现场开展了花婆派粥送福、非遗展示、文艺演出、民族团结及五彩春牛祈福等活动,吸引当地民众及游客参与体验。

2024年4月20日,花婆节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蒲庙热闹举行。现场,花婆们在蒲庙古镇五圣宫旁给过往的游客施粥送福,同时开展多项非遗表演,蒲庙花婆节举行巡游展示等多项精彩活动。扁担舞队、花婆送福飘色彩车、民间体育滚铁环队、《西游记》人物造型队等34支队伍为市民游客展现民俗风采。

参考资料

流传广西各地的壮族花婆节传说.广西新闻网文化频道.2024-04-20

广西有哪些独具特色的“虎文化”,一起来看看吧.今日头条.2024-04-20

南宁花婆节.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04-20

花婆喊你明天来蒲庙喝粥!生榨米粉也都准备好啦→.今日头条.2024-04-20

快来!蒲庙花婆节竟然这么好玩.新浪财经.2024-04-20

广西南宁:花婆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百家号.2024-04-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