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旺村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旺苗族乡,地处乡集镇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0.50公里,到乡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105公里。东邻镇雄县,南邻联合,西邻柳溪,北邻四川省。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辖横店、中街、文角等3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495户,有乡村人口6634人,其中农业人口6076人,劳动力321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0人。
全村国土面积21.70平方公里,海拔82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82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638.50亩,人均耕地0.45亩,林地9,800.00亩。
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38.50亩(其中:田900.00亩,地1,738.50亩),人均耕地0.45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9,8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6亩,主要种植柑橘属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6,827.00亩,其中养殖面积135.00亩;草地3,976.69亩;荒山荒地1,220.00亩,其他面积8,087.81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路灯。全村有300户通自来水,有800户饮用井水,有38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495户通电,有125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38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00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2辆,拖拉机11辆,摩托车11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0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79.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8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户;建有小水窖4口。全村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7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3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5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0万元;畜牧业收入232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05头,肉牛165头);渔业收入4.00万元;林业收入6.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5万元;工资性收入1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70人,在省内务工170人,到省外务工300人。
人文地理
该行政村隶属彝良县洛旺苗族乡,辖横店、中街、文角等37个村民小组 该村现有农户1495户,共乡村人口6634人,其中男性3584人,女性305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苗、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6086人,苗546族人,彝族5人
全村国土面积21.70平方公里,海拔82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82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番薯等作物;海拔高低不一,高出满山林木,翠绿丛莽,纯属天然生态景色冶人。低处金色的稻穗茫茫一片。
栽种柑橘,蚕桑等经济林果。其中,柑橘产业在整个洛旺村柑橘连,形成产经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可谓柑橘村,在加上部分自然村实行村容村貌整治,整个村寨笼罩在柑橘林的绿色生态之中,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该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泸定桥,滔滔的河水,美丽的河滩。当夕阳映照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小村庄时,形成古铜色的一道风景。老人们抗着鱼竿垂钓在江边。这里的村民无不习水河,当炎热的夏季来临,你看到的是粗壮的青年和小孩门撑着小竹筏游荡在江中。姑娘们拿着衣服,在水边清洗。她们穿着薄纱,时而侧依在石上,享受阳光的沐浴,时而在水中嬉戏,溅起美丽的水花。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经济林果,主要销售往省内。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18.00万元,该村正在发展柑橘属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洛旺中心校,中学生就读到洛旺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20公里,距离中学0.5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1090人,中学生266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495户,共乡村人口6634人,其中男性3584人,女性3052人。其中农业人口6076人,劳动力321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29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0.5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8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3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833.0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53.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5500个(劳均2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90万元,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9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和困难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基础设施薄弱,主要表现在:人畜饮水困难,村内道路差,教育教学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全村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低产值的产业,养殖业尚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农民增产增收严重滞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争取上级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张山、王山人畜饮水问题,新建麻元、张山、王山公路,继续修建文角公路,新修余湾、漆树小学,维修麻元、老河单小;硬化文角、张山自然村道路;加强畜圈改造和民居改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魔芋、优质梨等新兴产业;加大横店一带高产水稻的引种和种植;加大改良柑橘的发展。发展母猪、生猪养殖;肉牛饲养,发展劳务经济等。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1264元增加到22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