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位于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是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智化寺由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智化寺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拆毁,民国时期,智化寺内的僧人只有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20世纪30年代,智化寺京音乐广为流传,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整修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1992年,在智化寺原址成立了北京文博交流馆。
智化寺坐北朝南,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山门、智化门(即天王殿)、智化殿、如来殿(又称万佛阁)、大悲殿等主体建筑,总长278.8米,宽44.5米,方圆约1.24万平方米。
北京智化寺藏殿建筑梁架、斗、彩画、雕饰与造像完整,是一处难得的完整保留了明代空间特色的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山门上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敕赐”意为皇帝御赐的寺名,“智化”寓意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这里初为朱祁镇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后朱祁镇赐名“报恩智化寺”。王振一度权倾朝野,凭借执掌明宫司礼监的权力,大兴土木营建智化寺。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智化寺开始组建乐队,王振擅自把部分宫廷中的音乐移入寺院,用于寺院佛事和一些民间活动,自此智化寺音乐开始传承。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年间,智化寺京音乐开始向外传授, 音乐演出曲目流传到成寿寺、水月庵、广济庵、南城关帝庙、夕照寺、普宁寺、火神庙等寺庙中,还一度流传到河北省多地的寺院,智化寺逐渐成为北京佛教音乐的中心。
智化寺在经历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拆毁,寺院建筑更是残败,古柏被砍伐尽。民国时期,智化寺内的僧人只有靠出租房屋维持生计。日伪统治以后,寺内情况更加恶化,院内住着各种小生意人家,佛殿内经常停放棺柩。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20多个寺庙中均有智化寺京音乐流传,50年代,杨荫浏、查阜西等音乐学家发现智化寺京音乐,从此京音乐引起广泛关注。1957年,智化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北京市政府拨款整修智化寺,1961年,智化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成立,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全面整修智化寺,1992年,在智化寺原址成立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1997年,智化寺京音乐赴台湾、菲律宾进行文化交流。2002年,北京市文物局对智化寺进行下架油饰。2003年,北京市文物局拨款修复元代经书、明代佛像,同年,智化寺乐队首次录制CD版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曲目十首,并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地区博物馆人员科普培训班。2004年,智化寺修复了明代经书。同年,时任荷兰首相扬•彼得•巴尔克嫩德前来智化寺参观并欣赏智化寺音乐。次年,智化寺完成智化寺电路改造工程,并完成了智化寺固定陈列展览改陈项目以及智化寺藏梨园牌匾修复项目。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寺院完成了室内彩画除尘保护工程,并且为了迎接第二年的北京奥运会,完成了馆内环境整治和古建危险部位的抢修工作。2009年,该寺庙完成了《智化寺》宣传画册的再版印刷工作,以及完成了“辉煌的成就 华彩的乐章—北京博物馆60年”展览,并成功举办第七届北京地区博物馆人员科普培训班。2010年,智化寺启动《智化寺文物保护整体规划》工作,并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标准,以及完成本馆珍贵文物数据录入及信息采集报送。
2012年10月,智化寺因古建修缮临时闭馆,此次修缮被列入《北京文物修缮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2012年度修缮计划,是市政府每年投入10亿元用于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次修缮工程也是智化寺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一次修缮。主要对智化寺如来殿和万佛阁建筑的受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对建筑结构移位的部分进行了拨正归安;对彩绘剥落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建筑布局
智化寺坐北朝南,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山门、智化门(即天王殿)、智化殿、如来殿(又称万佛阁)、大悲殿等主体建筑,仿寺院“伽蓝七堂”规制而建,总长278.8米,宽44.5米,方圆约1.24万平方米。智化寺布局是在纵轴上建立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再于院子左右两侧用回廊将若干单座建筑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廊院。这种以回廊与殿堂等建筑相结合的做法,在空间上可收到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建筑特色
智化寺建筑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风格则保存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并开清代建筑风格之先河。明清琉璃瓦等级是黑色排在黄色和绿色之后,但在使用中又略有区别:明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清皇家寺院、敕建寺院,则使用黄或绿琉璃瓦。寺院用黑色瓦覆顶,依据佛经而来。佛经上有“四种色”之说,“息灾为白”、“增益为黄”、“敬爱为赤”、“降伏为黑”。黑者,象征风大之色。如来成道时,亦以风降伏恶魔。此意正与“智化”相对,上以“风”降伏恶魔,下以“智”度化众生。
主要建筑
山门
山门是进出寺院的大门。因为寺院多建于山林,所以将寺院的门称为山门。山门现已成为专用名词,即使修建于平原的寺院大门也称山门。唐代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曾有“默默山门宵闭月,荧荧石壁昼燃灯”之语,说明至晚到天宝时,山门的称呼已经很普遍了。一般寺院都有三个门,象征“空”(中门)、“无相”(东门)、“无愿”(西门)三解脱门,故山门也称“三门”。智化寺原有东、中、西三路院落,每院都开有一门,并排为三,中间正门前有一字形砖砌照壁,现已无存。由于东西两路院落已经无存,为恢复旧制,近年重修时,在正门两侧各开辟一个随墙门,形成三门。智化寺的山门是砖石建筑,面阔三间7.10米,进深五5米,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门额上嵌汉白玉匾,匾心阳刻“敕赐智化寺”五个楷书大字;两侧阴刻小字数行,东侧为“正统九年正月初九日奉旨敕建”,西侧为“万历五年三月三日司礼监管监事兼掌内府供用库印提督礼仪房太监郑真等重修”。
智化门
即天王殿。原中央设佛座,前供弥勒佛、后置韦驮。左右二厢以木栏区隔,前部二金刚分列东西,后部塑四大天王像。
钟楼
钟楼内有一口铜钟,铸造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高1.60米,口径1.05米,唇厚9厘米。钟身铸有二十余种梵语经咒。
鼓楼
鼓楼是寺院起居行事的场所。晨钟暮鼓,鸣扣各有常度。鼓楼为上下两层,下层以砖壁,上层为木制障日板壁。最突出之处在于下层角科之座斗,其阔度比普通座斗大一倍。
智化殿
正对山门的是智化门(天王殿),紧跟其后的是智化殿。智化殿为该寺之正殿,面阔3间,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井口天花,明间层顶内原有造型生动、金碧辉煌的斗八藻井,此藻井与万佛阁内的藻井一起,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被盗,卖给了美国人史克门,现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内。殿内正中原有白石须弥座,供木质漆金三世佛。1972年,三世佛像移往北京大觉寺。正对殿门的墙上有一幅珍贵的明代壁画——“地藏菩萨说法相”,壁画宽4.7米,高3.14米,总面积为14.76平方米。壁画采用对称式构图,画面有13个人物。正中央是地藏菩萨,左右是闵长者、道明和尚和辅助地藏菩萨救度众生的冥府十王。
大智殿
原供有观世音、文殊菩萨、普贤三大士,观音骑,文殊骑狮,普贤骑六牙白象。
西配殿
智化寺藏殿是智化殿前的西配殿,因殿中不设法座,仅置转轮藏一具,故名“藏殿”。转轮藏是能旋转的收藏佛经的柜橱,佛教取法轮常转、自强不息之意,比喻佛法犹如车轮,辗转相传,永不停息。智化寺转轮藏为八角形,高4米余,下为须弥石座,中为经柜,上为毗卢帽顶。石座转角处雕有“天龙八部”,经柜角往上雕有象、狮、四不像和菩萨、天王、韦驮与金刚,顶部则雕有迦楼罗、龙、龙女和毗卢佛。
黑琉璃筒瓦庑殿顶重楼
智化殿后,是一座黑琉璃筒瓦庑殿顶重楼。同一座建筑上下层异称:下层名叫“如来殿”,上层名叫“万佛阁”,该建筑是智化寺内的最高建筑。如来殿面阔5间,东西长约19米,南北长约12.6米。殿正中设八角形木制须弥座,上奉释迦牟尼佛。佛像背后有东西二梯通楼上万佛阁。楼上面阔3间,拱券式门窗。门外周边有廊,围有宝瓶木质护栏。楼上供有3尊佛像,中间为目比卢遮那佛,左供卢舍那佛,右供释迦牟尼佛。万佛阁内的墙上置有佛近万,内置小佛9000余尊,“万佛阁”之名由此而来。
大悲堂
大悲堂又称“极乐殿”,堂中原有石制须弥座,供木制千手观音坐像。此殿西配房被朱祁镇命为“精忠祠”,供有王振塑像。东为方丈院。现均已无存。
相关文化
智化寺音乐
概况
智化寺京音乐是中国现有古乐中惟一按代传承的乐种,自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从宫庭传入智化寺,在智化寺传袭560余年从未间断,现传至第二十七代传人。智化寺京音乐出自于宫庭,传承于智化寺,他集宫庭音乐、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与西安都城皇庙鼓乐、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以及福建南音齐称为中国“五大古乐”。智化寺京音乐曲调空灵神秘,古朴典雅,至今仍然保留着唐宋遗风,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曲目
截至2024年,智化寺音乐能够演奏的曲目共有38首,曲目如下:
垂丝(四)调、锦堂月、月调锦堂月、水晶宫、放海青、金字经、五声佛、撼动山、昼锦堂、醉翁子、山荆子、好事近、千秋岁、滚绣球、醉太平、春、夏、秋、冬、纸幡、拿天鹅、水鸭儿、大打围、观灯赞、焚火赞、三皈赞、逍遥殿、寄生草、清江引、梅花引、豆叶黄、雁过南楼、穿拨罩、短命鬼、喜秋风、送仙人、小华严、青山口。
据智化寺保存下来的工尺谱统计,智化寺音乐各类曲目两百余首,曲牌分“只曲”、“套曲”两大类。只曲是单独演奏的曲牌,不能与别的曲牌相联;套曲由若干单个曲牌联成,按应用上的不同,分为两种:白天佛事中应用的是《中堂曲》,一般由七八个曲牌相联,运用的曲牌有《昼锦堂》、《金五山》、《锦堂月》等;晚间“放焰口”时应用的叫《料峭》,通常由十多个曲牌联成,如《好事近》、《千秋岁》等。
其中佛曲曲目为:三皈、观灯讃、小华严、金五山套曲、纸幡、焚火讃、寄生草、五声佛、撼动山。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佛事活动都含有音乐的内容,尤其是放焰口和水陆道场法会,规模大、时间长,音乐安排反映出一定的艺术水平。从内容上说,除去为佛事服务的内容以外,还有描写宫廷生活的,如《逍遥殿》、《水晶宫》;更有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如《拿天鹅》、《水鸭儿》、《豆叶黄》等。
曲牌与词牌
智化寺音乐的曲牌名称,大都古朴雅致,有的与昆曲同名甚至早于昆曲,有的与唐代教坊司曲、法曲相同,比如《望江南》等;有的与宋词词牌相同,比如《好事近》等。据专家研究,这些音乐曲牌与古代的诗词格律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在演奏翻调的方式上,智化寺音乐又保留了唐宋以来的燕乐中鼓吹教坊的一部分。
绘画
智化寺其建筑内檐保存了非常完整的明代早期彩画、局部清代早期彩画和清代康熙在明代天花基础上重绘的彩画。彩画部分沿袭宋、元特点,又有典型的明代风格,同时为清代旋子彩画规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智化寺建筑彩画主要分为梁枋、天花和藻井三部分,最为突出的是智化寺各殿顶部的天花彩画,图案纹饰多以兰札体梵字为主,辅以缠枝莲花、宝瓶、佛八宝等,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色调沉稳,精美绝伦。梁枋之上保留了大量明代早期的青绿点金旋子彩画,色彩柔和,典雅肃穆,是研究明代官式彩画的重要实例。明代旋子彩画以如意纹及旋子花为主要题材,以青绿为基调,在构图上继承了元代的做法,保留了“藻头—枋心—藻头”的三段式构图,但枋心较长,约占梁枋长度的十分之四或五,旋花心贴金面积较大。由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在智化寺旋子彩画枋心和天花彩画中出现了大量的兰札体梵字,通过不同的梵字组合,包括种子字、真言、咒牌等,体现出清晰的宗教含义和完整的空间秩序。根据智化寺留存的彩画实物可知,明代天花彩画的绘制要比梁枋彩画更为细致繁复。
文化活动
智化寺音乐文化节
2006年至2021年,北京文博交流馆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智化寺音乐文化节,成为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特色品牌活动和国内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为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闻悟京音—2023年智化寺非遗音乐荟
2023年10月,北京文博交流馆在智化寺举办“闻悟京音—2023年智化寺非遗音乐荟”活动,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俗音乐等各类音乐在智化寺上演。
价值影响
建筑价值
北京智化寺藏殿建筑梁架、斗栱、彩画、雕饰与造像完整,是一处难得的完整保留了明代空间特色的建筑遗存。
智化寺坐北朝南,其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建筑风格则保存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微,并开清代建筑风格先河。北京现存明代木构古建筑,多为单体建筑,而智化寺竟聚集了八座明代木代木构建筑群。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智化寺便名列其中。这是因为自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将作监李诫奉敕编《营造法式》以后,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钦定颁布《工程做法则例》以前,元明两代没有留下什么建筑规范,要想研究这一时期的建筑,只能求助于实物考证。时隔五、六百年,元明时代的建筑即使不毁也多为后世修建,而智化寺各殿虽经多次翻修,却仍基本保留着明初规制,为研究明代建筑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文化价值
智化寺京音乐虽说是音乐佛事的一个乐种,但从其乐曲内容看,京音乐与佛事本身的结合是松散、灵活和表面化的,与佛事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从另一种角度看,它毕竟源自于宫廷音乐,是在继承了古代音乐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是乐器、乐谱还是乐调、曲牌、演奏方法等,都比较多地保留了唐宋旧制,尤其是京音乐的曲牌,大多来自具有我国古典乐曲特点的南北曲。随着社会的发展,京音乐本身也经历了从寺庙到社会,从宗教艺术游离宗教本身,从音乐佛事进入艺术领域等过程,发挥过不同的社会功能。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文物被盗
智化殿藻井选用上等的楠木雕琢而成,斗八式平面方型,井框外边长4.35米,内边长4米。整个藻井呈平面方形,四角以支条区划成八角形,再置方格二重,相互套合成内八角,空档内置“八宝”。20世纪30年代初的民国时期,智化寺在兵荒马乱当中变得难以为继,主持和尚吸食大烟,寺里的七八个和尚,穷得连袈裟都买不起。于是,和尚们便打起了盗卖寺院庙产的主意,以作价1000大洋将智化殿的藻井通过一个姓纪的客卖给了受雇于费城艺术博物馆的代理人,而万佛阁的藻井则卖给了受雇于纳尔逊 阿特金斯博物馆的代理人。
限流公告
2024年,因智化寺中梨花盛放,导致参观人数骤增,智化寺发布限流公告。公告称,智化寺院内梨花盛开(花期从3月27日花开持续到清明节前后),丁香、断肠花含苞待放,请市民合理安排时间入馆参观。 由于近期进馆参观人数骤增,根据属地公安部门要求,当观众人数超过最大接待承载量(800人)时,为确保观众和文物的安全,将适时采取限流措施。一旦形势得到缓解,立即解除限流。
参考资料
智化寺.北京旅游.2024-03-05
北京智化寺:从家庙到名刹.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3-05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3-05
大事年表.官网.2024-04-01
智化寺简介.官网.2024-04-01
来智化寺,听“音乐活化石”.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3-11
学术丨北京智化寺藏殿:一种空间营造思想的研究.澎湃新闻.2024-04-01
智化寺修缮竣工恢复开放.凤凰网文化.2024-04-01
【视觉 471期】我国古建筑群的布局方式及特点.微信公众平台.2024-04-01
参观导览.官网.2024-04-01
京音乐简介.官网.2024-04-01
可以聆听的活化石.官网.2024-04-01
课题追踪 | 智化寺明代彩画研究揭示异彩纷呈的奥秘.微信公众平台.2024-04-01
“闻悟京音——2023年智化寺非遗音乐荟”活动举办.百家号.2024-04-01
在乐声中领略古建之美,600年智化寺里上演非遗音乐荟.百家号.2024-04-01
澎湃新闻.澎湃新闻.2024-06-14
智化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2024-04-01
智化寺智化殿藻井:彩云易散月长亏,现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界面新闻.2024-04-01
公告:智化寺近期采取限流措施.今日头条.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