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尔格日代

加尔格日代(立陶宛语:Gargždai)是立陶宛西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克莱佩达县,米尼亚河流经该市。该市面积为1.74平方千米,根据2022年的数据,人口数量为15,072人。加尔格日代体育场是该市的主要体育场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24日,纳粹德国在此地杀害了201名犹太人居民。

词源

加尔格日代是该城市的立陶宛语名称。其他语言中的名称版本包括波兰语:Gorżdy,俄语:Горжды Gorzhdy,白俄罗斯语:Го́ржды Horždy,依地语:גורזד Gorzhd,德语:Garsden。

历史沿革

加尔格日代最早的定居点可追溯到青铜时代。在书面资料中,加尔格日代首次提及是在1253年,当时是条顿骑士团和库尔兰主教区(Garisda)的分割行为中。该地区有一个库隆人定居点和一个土丘。到了15世纪,定居点移至米尼亚河的西岸,其城市结构为线性。

加尔格日代庄园首次在16世纪被提及,它属于萨莫吉希亚的长老,即Kęsgaila家族。定居点一直是庄园的一部分,直到18世纪。第一座加尔格日代的木制天主教教堂建于1534-1540年,由王后博纳·斯福尔扎(Bona Sforza)创立。1597年,加尔格日代首次被命名为城市。

1600年1月8日,国王齐格蒙特三世授予加尔格日代贸易和市场的特权。加尔格日代成为与克莱佩达最重要的贸易点。1639年,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萨允许犹太人定居在加尔格日代和帕兰加的城镇,并拥有自己的地块,建造房屋,开设仓库,并从事各种商业活动。这促进了城镇的增长和繁荣,加尔格日代发现的宝藏就是证据。

17世纪和18世纪对加尔格日代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战争和瘟疫。1786年,几乎整个城市被烧毁。1792年,加尔格日代被授予城市权利和市徽。19世纪,随着贸易和手工业的扩张,它成为一个繁荣的边境城镇,并作为文化和宗教中心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整个城镇中心被烧毁。

在大屠杀期间,至少有500名加尔格日代的犹太居民被纳粹的Einsatzkommando死亡小队杀害,其中包括1941年6月24日被杀害的200名男性,以及1941年9月14日和16日被杀害的300名妇女和儿童。这些杀戮是由Einsatzgruppe A在SS Brigadeführer沃尔特·斯塔莱克的指挥下实施的,并在耶格报告中有所记录。

经济

2015年,加尔格日代工业园(GIP)的发展开始进行。它位于城市边界的Gamyklos街。向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总面积为9.3公顷(23.0英亩)的工业和商业用地。预计新的工业园将吸引外国投资,为该地区的失业人员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在其他国家宣传加尔格日代市。

成立于1993年,现位于加尔格日代的Mars Lietuva是欧洲最大的玛氏公司工厂之一。拥有约800名员工,“Mars Lietuva”每年生产超过85,000吨的400多种不同配方和格式的宠物食品,主要出口到30多个欧洲国家。

姐妹城市

- 波兰伊瓦瓦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