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标

刘标,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所研究员。

2016年6月12日,农业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刘标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成员。

基本信息

刘标

研究员

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博士,研究员

主要经历

1988-1992 徐州师范大学 生物系本科

1992-1994 江苏省睢宁县李集中学 生物学教师

1994-1997 南京大学生物系 硕士

2001-200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博士

2009.9-2010.6 挪威基因生态研究所 访问学者

1997.7-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转基因生物安全学科”学科专家

社会兼职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生物安全分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理事。

SCI期刊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Pest Science、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Microbial Ecology审稿人。

研究领域

1,转基因作物对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高油酸含量转基因油菜等转基因作物对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蜜蜂属、家蚕、赤子爱胜蚓、棉盲、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线虫和小型土壤无脊椎动物等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外源基因在农田生态系统的基因流,以及转基因作物在自然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适应性。以此工作为基础而主持编制的“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导则”于2011年9月被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HJ625-2011),这是环境保护部发布实施的第一个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

2,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及其表达蛋白质的检测技术

建立了大量表达外源基因的真核生物和原核表达系统,研发了转基因作物中外源基因及其表达蛋白质的ELISA和PCR法精准检测技术,用于植物样品(如叶片、果实)和环境样品(土壤和水体)中外源基因及其表达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3,转基因植物非预期环境效应及其机理

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非预期环境效应,发现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水稻对某些病原菌的抗性较其亲本显著下降,转基因水稻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亲本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并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手段揭示了这些差异的部分机理。

4,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的环境安全

调查了中国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的研发、生产应用和进出口状况,研究了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的主要成分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出口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管理办法》于2010年被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颁布实施,本人负责该规章的前期调查论证、规章文本和编制说明的编写以及后续的修订。

研究课题

共主持课题18个,参加课题10个。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之重大课题“自然生态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

出版著作

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14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1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7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38篇)。主要论文如下:

1、The impacts of the pollen of 昆虫纲resistant transgenic cotton on honeybee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第一作者

2、 Effects of transgenic plant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植物界 and Soil,第一作者

3、The oral toxicity of the transgenic Bt+CpTI cotton pollen to honey bees (Apis mellifer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第一作者

4、Effects of transgenic Bt+CpTI cotton on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earthworm Eisenia foetida. Frontiers in Bioscience,第一作者

l Assessing effects of transgenic Cry1Ac cotton on the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Soil Biology \u0026 Biochemistry. 第一作者

5、The Effect of Root Exudates from two Transgenic 昆虫纲resistant Cotton Lines on the Growth of 镰刀菌属 oxysporum. Transgenic Research, 通讯作者

6、 Influence of transgenic hybrid rice expressing a fused gene derived from cry1Ab and cry1Ac on primary insect pests and rice yield. Crop Protection, 通讯作者

7、No evidence of persistent effects of continuously planted transgenic 昆虫纲resistant cotton on soil microorganisms. 植物界 and Soil,通讯作者

8、Differential responses of 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建筑奖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photosynthet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to fertilization in btintroduced and conventional rice lines. PHOTOSYNTHETICA,通讯作者

9、Field trial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continuously planted transgenic 昆虫纲resistant cottons on soil invertebrat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荷兰,通讯作者

10、转基因植物对传粉蜂类影响研究的进展。生态学报,第一作者

11、江苏沿海地区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田昆虫种群的影响。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通讯作者

12、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分泌物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通讯作者

13、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通讯作者

14、一种基于SDS溶液高效提取土壤Bt蛋白的方法。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通讯作者

15、不同种植年限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壤中小型节肢动物门的影响。土壤学报, 通讯作者

获奖情况

1、2003年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三获奖人);

2、2003年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

3、2008年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4、2007年和2011年连续被确定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5、2009年被共青团江苏省委评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研究生培养

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研究生1人。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1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