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萧希甫

萧希甫,原名萧希甫,宋州人,以其机智善辩著称,性格刚烈。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后来成为梁国开封府尹袁象先的掌书记。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萧希甫出生于宋州,年轻时参加了科举考试,未能成功。之后,他成为了梁国开封府尹袁象先的掌书记。

政治生涯

袁象先升任青州市节度使后,任命萧希甫为巡官。然而,萧希甫对此职位并不满意,于是离家出走,改变姓名逃至镇州,声称自己是青州掌书记,并拜访了赵王王镕。王镕任命他为参军,但他仍然不满意,在一年后离开前往易州,剃发出家为僧,居住在百丈山。李存勖准备在魏建立政权并设立官员时,通过幽州李绍宏的推荐,萧希甫被任命为魏州推官

当唐庄宗登基为皇帝时,有意让萧希甫担任知制诰一职,并询问他在内宴上的礼仪安排。萧希甫认为枢密使不应参与其中,这引起了枢密使张居翰的不满。由于萧希甫的回答,宦官们对他产生了敌意。宰相豆卢革等人迎合宦官的意思,共同排挤萧希甫,最终他被降职为驾部郎中,感到非常失落。唐庄宗消灭南梁后,派遣萧希甫安抚青齐地区,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妻子袁氏也改嫁他人。萧希甫为此悲痛不已,开始守孝,并在魏州定居。

明宗继位后,召回萧希甫担任谏议大夫。当时,朝廷重新设立了匦函制度,萧希甫作为使者提出建议,希望宽恕那些在战乱期间犯下的罪行。他还提议赦免所有在天成元年四月二十八日之前被判死刑以上的案件。这一举措得到了明宗的支持,并向公众展示了匦函。起初,明宗打算任命萧希甫为谏议大夫,但由于豆卢革和韦说的阻挠,这一计划一度受挫。后来,萧希甫为了迎合明宗的心意,诬陷豆卢革放纵佃农杀人,韦说则与邻居争夺水井,声称井中有宝藏。经过调查,发现井里只有一口破锅,但这导致豆卢革和韦说都被贬谪致死。明宗因此赏赐萧希甫一百匹布帛和三百石粮食,并授予他左散骑常侍的职务。

萧希甫的性格偏狭且急躁,他曾派人深夜敲开皇宫大门报告紧急情况,声称河堰牙官李筠举报军队谋反。第二天早上,经过审讯并未发现任何证据,李筠被处决,士兵们请求安重诲惩罚萧希甫。此时,明宗正准备在南郊举行祭祀活动,前一天晚上,群臣在宫殿外练习仪式。萧希甫与其他官员先行进入,看到宰相冯道、赵凤以及河南郡秦王从荣、枢密使安重诲在月华门外等候,便斥责他们见到两省官员为何不起身迎接,并大声辱骂。当晚,萧希甫借口生病返回家中。一个多月后,因为举报李筠一事扰乱军心,萧希甫被贬为岚州司户参军,并在贬谪地逝世。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