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国土

国土是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国家的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它是由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组成的物质实体,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资源、国民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或环境。

定义

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陆、领空、领海和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

狭义国土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政治地域概念。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疆域,属于空间的范畴。领土通常指一个国家的陆地部分(包括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和它的地下层。领海指沿海国家根据其地理位置特点、经济发展和国防的需要,自行确定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国际上至今对领海的范围没有作出统一规定,其宽度自3海里至200海里不等。领空指领土和领海范围内的全部上空,但对其垂直高度目前国际上尚无明确规定。

文献记载

汉王充《论衡·谢短》:“古者封侯,各专国土。”《后汉书·梁统传》:“女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加商位特进,更增国土,赐安车驷马,其岁拜执金吾。”明李贽与友人书》:“及抵广州南海,然后知我大明国土先有尧舜,后有周孔。”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二:“说起来,这座乱坟山倒是一块自由平等的国土,毫无阶级贵贱的痕迹。”

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狭义的国土资源只包括土地、江河湖海、矿藏、生物、气候等自然资源,广义的国土资源还包括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国土开发

分类

一般而言,如果从提供产品的类别来划分,一国的国土空间,可以分为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其他空间四类。

城市空间,是指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空间和工矿建设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和建制镇的建成区,工矿建设空间主要是独立于城市建成区之外的独立工矿区。城市空间是现代社会人类居住和活动的主体,人口多,居住集中,开发强度较高,产业结构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居民点形态主要是规模较大的城市、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等。

农业空间,是指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空间,包括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农业生产空间主要是耕地,也包括园地和其他农用地等:农村生活空间为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其他建设空间{包括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耕地、园地等也兼有生态功能,但其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所以应该定义为农业空间。在现代社会,相对于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的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开发强度不大,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居民点形态多为相对密集的分散的小城镇和村庄。

生态空间,是指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的空间。从提供生态产品多寡来划分,生态空间又可以分为绿色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两类。绿色生态空间主要是指林地、水面、湿地、内海,其中有些是人工建设的如人工林、水库等,更多的是自然存在的如河流、湖泊、森林等。其他生态空间主要是指沙地、裸地、盐碱地等自然存在的自然空间。林地、草地、水面虽然也兼有农业生产功能,可以提供部分林产品、牧产品和水产品,但其主体功能应该是生态,若过于偏重于其农业生产功能,就可能损害其生态功能,因此,林地、草地、水面等应定义为生态空间。相对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人口稀少,开发强度很小,经济规模很小,居民点形态为点状分布的数量很少的村庄。

其他空间,是指纵横于上述三类空间中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利设施以及军事、宗教等特殊用地的空间。

国土空间

我国现状

国土空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对空间的需求增大,尤其是许多大中城市面临着城市空间的外向快速扩展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的频繁重组。中国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并不宽裕,人均面积就更少。中国约60%的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且空气稀薄。适宜城市化开发的面积中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己建设空间,今后可用于城市化开发的面积只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3倍。适宜城市化开发的国土面积狭小,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可供选择的地域空间极为有限。如何协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空间需求压力与有限的国土资源之间的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许多工业化国家的实践来看,城市化的空间布局经历了一个“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过程,表明了当前的国土规划在仍然追求均衡发展的公平诉求的同时,加大了对效率的追求。城市化的空间布局体现了一个国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导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种导向亦有所差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工业化国家为了避免人口在大都市的过度集中以及平衡地区和城乡发展差距,在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往往强调区域均衡性。譬如,1954年法国开始“领土整治”,限制大城市发展,鼓励发展中小城市,以建设大都市卫星城和地区“平衡大城市”作为协调国土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式。1960年,日本也制定了第一个国土开发综合计划,以避免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三大都市圈的过度集中,缩小三大都市圈与地方圈的发展差距。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提高国家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土和城市规划的重点。如日本为适应全球化以及日本步人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就在不断强化东京世界城市的功能,同时支持地方具有个性的、自立型的发展,形成以地方为中心的大范围的广域国际交流圈,其国土规划理念从最初一定程度限制大城市过度集中、追求区域均衡逐步发展到强调都市群和世界城市建设。

国情决定了中国在快速城市化时期,需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宏观调控的职能,在促进国土均。衡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来追求效率。根据当前的发展阶段,应尽快制定合理清晰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及相应的农业化战略格局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规划。

各国领陆

单位为万平方公里

1俄罗斯1,707.5

2加拿大997.1

3中国960.1

4美国936.4(其中陆地面积915.8960万平方公里,内陆水域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如果加上五大湖中美国主权部分约17万平方公里,河口、港湾、内海等沿海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面积为962.9

5巴西854.7

6澳大利亚774.1

7印度328.8

8阿根廷278.0

9哈萨克斯坦271.7

10苏丹250.6

11阿尔及利亚238.2

12刚果234.5

13沙特阿拉伯215.0

14墨西哥195.8

15印度尼西亚190.5

16利比亚176.0

17伊朗163.3

18蒙古156.7

19秘鲁128.5

20乍得128.4

21尼日尔126.7

22安哥拉124.7

23马里124.0

24南非122.1

25哥伦比亚113.9

26埃塞俄比亚110.4

27玻利维亚109.9

28毛里塔尼亚102.6

29埃及100.1

30坦桑尼亚94.5

31尼日利亚92.4

32委内瑞拉91.2

33纳米比亚82.4

34莫桑比克80.2

35巴基斯坦79.6

36土耳其77.5

37智利75.7

38赞比亚75.3

39缅甸67.7

40阿富汗65.2

41索马里63.8

42中非62.3

43乌克兰60.4

44马达加斯加58.7

45博茨瓦纳58.2

46肯尼亚58.0

47法国55.2

48也门52.8

49泰国51.3

50西班牙50.6

51土库曼斯坦48.8

52喀隆47.5

53巴布亚新几内亚46.3

54瑞典45.0

55乌兹别克斯坦44.7

56摩洛哥44.7

57伊拉克43.8

58巴拉圭40.7

59津巴布韦39.1

60日本37.8

61德国35.7

62刚果34.2

63芬兰33.8

64越南33.2

65马来西亚33.0

66挪威32.4

67波兰32.3

68科特迪瓦32.2

69意大利30.1

70菲律宾30.0

71厄瓜多尔28.4

72布基纳法索27.4

73新西兰27.1

74加蓬26.8

75几内亚24.6

76英国24.5

77乌干达24.1

78加纳23.9

79罗马尼亚23.8

80老挝23.7

81圭亚那合作共和国21.5

82阿曼21.2

83白俄罗斯20.8

84吉尔吉斯斯坦19.9

85塞内加尔19.7

86叙利亚18.5

87柬埔寨18.1

88乌拉圭17.7

89突尼斯16.4

90苏里南16.3

91尼泊尔14.7

92孟加拉14.4

93塔吉克斯坦14.3

94希腊13.2

95尼加拉瓜13.0

96朝鲜12.1

97马拉维11.8

98贝宁11.3

99洪都拉斯国家男子足球队11.2

100利比里亚11.1

101古巴11.1

102保加利亚11.1

103危地马拉10.9

104冰岛10.3

105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0.2

106韩国9.9

107匈牙利9.3

108葡萄牙9.2

109约旦8.9

110阿塞拜疆8.7

11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8.4

112奥地利8.4

113捷克7.9

114巴拿马共和国7.6

115塞拉里昂7.2

116爱尔兰7.0

117格鲁吉亚6.9

118斯里兰卡6.6

119拉脱维亚6.5

120立陶宛6.5

121多哥5.7

122克罗地亚5.7

123哥斯达黎加5.1

124斯洛伐克4.9

125多米尼加共和国4.9

126不丹4.7

127爱沙尼亚4.5

128丹麦4.3

129荷兰4.1

130瑞士4.1

131几内亚比绍3.6

132比利时卢森堡3.3

133亚美尼亚3.0

134莱索托3.0

135阿尔巴尼亚2.9

136所罗门群岛2.9

137布隆迪2.8

138赤道几内亚2.8

139海地2.8

140卢旺达2.6

141吉布提2.3

142伯利兹2.3

143以色列2.1

144萨尔瓦多2.1

145斯洛文尼亚2.0

146新喀里多尼亚1.9

147科威特1.8

148斐济1.8

149斯威士兰1.7

150东帝汶1.5

151巴哈马1.4

152瓦努阿图1.2

153卡塔尔1.1

154冈比亚1.1

155牙买加1.1

156黎巴嫩1.0

157塞浦路斯0.9

158波多黎各0.9

159文莱0.6

160佛得角0.4

161萨摩亚0.3

162科摩罗0.2

163毛里求斯0.2

165新加坡0.1

166塞舌尔0.1

167关岛0.1

168巴林0.1

169汤加0.1

170安提瓜和巴布达0.04

171巴巴多斯0.04

172格林纳达0.03

173马尔他0.03

中国的陆地面积(包括分布于陆地上的水体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国。根据中俄双方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俄罗斯将把占领的银龙岛的全部、黑瞎子岛的一部分领土,以及额尔古纳市河上靠近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博利绍伊岛,归还给中国。根据中塔2010年4月2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塔方实际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中方。中国大陆的东部与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

因为中国现在与部分国家的边界线并未正式划定,而且有争议的地方相当大。如果官方现在给出精确数据,只怕以后在边界谈判中,对外对内,都会处于一个被动的境地。只要中国边界不最后敲定,中国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永远也不会有准确的说法。

领土主权

国土主权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不能容忍别国的侵犯。国土作为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立足点、生活场所和生产基地,是主权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广义的“国土”概念还包括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矿产、海洋、气候和风景资源等),也包括人口、劳动力等社会资源。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受自然规律制约,而且受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经济规律支配。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在于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得到协调发展,从而建立起一个生产发展、生态平衡和生活舒适的国土环境。

可见,“国土”是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的综合体现;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以人为主体的矛盾统一体,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国土是圣神不可侵犯的。国土是中国国家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容分割。

参考资料

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2021-07-1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