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古城玫瑰树

古城玫瑰树(学名:Ochrosia elliptica Labill.)为夹竹桃科玫瑰树属的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现在在台湾岛和中国大陆的广东省等地有分布。它是一种乔木,有丰富的乳汁,无毛。叶3-4枚轮生,稀对生,薄纸质,倒卵状长圆形至宽椭圆形。夏季果熟时节,红艳艳的果实挂满树间,极为美丽,现南方有少量栽培。

形态特征

古城玫瑰树的叶长8-15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渐狭成楔形;侧脉几平行,极密;叶柄长1.5-2厘米。

伞房状聚伞花序生于最高的叶腋内;无花梗花萼裂片卵状长圆形,先端钝,中间增厚,长约2毫米;花冠筒细长,长约1厘米,裂片线形,长6毫米;花药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盘不显著。

核果鲜时红色,渐尖,长2-4厘米,直径约1厘米;种子近圆形,有狭的边缘。花期9月。

分布范围

古城玫瑰树在我国台湾古城和广东省沿海岛屿有栽培。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及其南部岛屿。

用途

古城玫瑰树的红艳艳的果实在夏季熟时挂满树间,极为美丽,现南方有少量栽培。可用于林缘、路边或庭院等地栽培观赏,也常与其他花灌木配植。

产物合成

古城玫瑰树的细胞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是负相关的。有研究表明,利用细胞培养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策略最好是采用“两步培养法”,第一步在细胞增殖培养基(生长培养基)上获得细胞生物产量。

第二步把生活细胞转移到产物合成培养基(生产培养基)上生产次生代谢物,细胞在生产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低,几乎不进行细胞分裂,以合成次生代谢物为主。次生代谢物的生产量与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有密切关系。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