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仫佬族文学

仫佬族人口约为9万(截至1982年),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区柳城县等地。他们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目前尚未发展出自己的文字系统。

文学特点

仫佬族的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和民俗音乐等多种形式。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仫佬族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价值观。由于仫佬族普遍掌握汉语和壮语,并且使用汉字书写,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受到了这两种语言的影响。

神话与传说

仫佬族的神话和传说是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天是怎么升高起来的》和《伏羲兄妹造人类》讲述了宇宙起源和人类重生的故事。而《垦王山》《依饭节的传说》《乐登仙迹》《菩圣坳》《出米泉》《望郎石》《三堆造罐》《凤凰山和鬼龙潭》《风雨亭的传说》以及《同年桥》《娋娘岩》《鸳鸯石》等则描绘了仫佬族的历史人物、重要事件、地方景观以及风俗习惯。

故事与民歌

仫佬族的民间故事大多围绕着智慧人物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展开,如《潘曼的故事》《穷女婿和他的财主岳丈》《弟吉三戏财主佬》《林狗与林猫》以及《猪笼的故事》《一个美梦》《选丈夫》《马脖子上的铜钱》《猴洞取宝》等。此外,还有许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动物和植物故事,以及童话、寓言和笑话。

仫佬族的民歌分为三种类型:“随口答”“烂口风”和“古条”。第一种是自由对唱的情歌;第二种则是用于批评不良行为的讽刺诗歌;第三种则是讲述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的传统叙事歌曲。这些民俗音乐的结构灵活多变,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韵律规则。

当代文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仫佬族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作家和诗人,如包玉堂,他的作品在仫佬族文学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

仫佬族文学.中国民族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2024-10-26

仫佬族文学 .中国民族文化资源网 .2024-10-26

仫佬族文学.民族网 .2024-10-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