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东湖区

东湖区,地处南昌市东北部,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市辖区,是省会中心城区,是南昌市的一个重要行政区。

东湖区东以北京西路与洪都大道为交会点、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线、青山北路、青山湖闸与富大有堤交会点为界;南以北京西路、八一广场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桥、中山西路为界;西、北均以赣江南航道中心线为界。辖区面积53.93平方千米,其范围包括:辖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管理处。东湖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江南名楼滕王阁、大安寺、杏花楼、钟鼓楼、宁王府,南昌起义和八一广场旧址、贺龙指挥部、叶挺指挥部、朱德军官教导团等。

北魏年间,郦道元著《水经注》中,东太湖的记载;唐宋以后,均称东湖;1955年4月,称名为东湖区。1980年6月,东湖区、胜利区合并统称东湖区;截至2022年,东湖区常住总人口418881人,其自然增长率为-2.71‰。2022年,东湖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82.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0.7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6.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444.98亿元。

历史沿革

北魏年间,郦道元著《水经注》中,即有东太湖的记载。

唐宋以后至今,均称东湖。宋以前地属南昌县。

宋太平兴国六年分南昌县西北境置新建区后改建后改属新建县。

清代南昌旧城的五门—章江门、德胜门、永和门、广润门和顺化门的一部分地区以及三条大街(中大街、西大街、东大街)均在辖区内。

民国十四年(1926年)设南昌市后,分别为第一、二、三、五(部分)、七(部分)、九区。

1949年解放初期为第一区、第二区。同年10月撤区。

1951年恢复第一区、第二区。

1955年分别称名东湖区、胜利区。

1980年两区合并统称东湖区。因区内有东湖而得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湖区地处南昌市东北部,东面由南往北沿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富大有堤、赣江南支为界与青山湖区相连,沿赣江中支为界和南昌县相邻;南面与西湖区相接,以北京西路、八一广场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桥、中山西路为界;西濒赣江与新建区、青山湖区接壤,以赣江主航道中线为界;北与新建区、南昌县为邻。介于北纬28°40′15″—28°47′50″、东经115°50′39″—115°58′50″之间,总面积56.95平方千米。

气候条件

东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5℃,1月平均气温5.0℃,极端最低气温-9.3℃(1972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40.6℃(1961年7月23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4.6℃,年平均日照时数1903.9小时,年总辐射4819千卡/平方厘米。

地形地貌

东湖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民德路西海拔27.2米,最低点位于赣江中线海拔16.4米。

水系水文

东湖区北傍赣江,西连抚河,东临青山湖风景区,内含东湖、南湖、北湖、贤士湖,区域内水系分布合理。

自然灾害

东湖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风灾等,多发生在5月至10月。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2019年,东湖区辖扬子洲镇和八一桥街道、豫章街道、墩子塘街道、百花洲街道、公园街道、大院街道、董家窑街道、彭家桥街道、滕王阁街道9个街道办事处以及贤士湖、扬农2个管理处。全区设9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单位社区、21个村民委员会。东湖区人民政府驻公园街道。

2021年,东湖区辖扬子洲镇和八一桥、豫章、墩子塘、百花洲、公园、大院、董家窑、彭家桥、滕王阁9个街道办事处以及贤士湖、扬农2个管理处。全区设9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个单位社区、21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末,东湖区总人口50.36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159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9.60%,比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4888人,其中男性2538人,女性2350人,出生率为8.79‰。死亡人口1982人,死亡率3.56‰。自然增长率为5.22‰。

截至2021年底,全区常住人口41.29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962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4.36%、人口出生率为6.78%、自然增长率为1.11%。

民族

截至2016年,东湖区主体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有畲族满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瑶族土家族侗族彝族布依族水族等。

经济

综述

2018年,东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3.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6亿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41.00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471.38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1.8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14万元。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22.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4%。

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07.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65亿元,同比下降5.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2.23亿元,同比下降8.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4.6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9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1.93%。

非公经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3.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1%。

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总收入(省口径)85.4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6%。税收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6.4%;非税收入1.44亿元。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教育支出4.64亿元,增长2.1%;卫生健康支出3.37亿元,增长8.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59亿元,增长32.6%。

2021年,东湖区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全力打好稳增长组合拳,多项指标争先进位,跃升至合理区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2.13亿元,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比去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56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二;完成财政总收入(省口径)96.22亿元,同比增长12.72%,同口径增长11.2%,税占比95.33%;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7.36%,同口径增长4.51%,税占比80.09%;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3亿美元,同比增长8%;预计实际利用内资97.43亿元,同比增长8%;预计利用省外资金项目进资70.48亿元,同比增长8%;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300元,同比增长6.2%。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东湖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0%,增速全市排位第一,高于全市平均速度2.1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24.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8.2%

财税收支

2018年,东湖区财政总收入77.00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4.7%。税收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长8.9%;非税收入1.73亿元。

2018年,东湖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4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教育支出4.12亿元,增长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0亿元,增长41.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7亿元,同比增长10.4%。

人民生活

2018年,东湖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32元,同比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烟酒上涨2.0%;居住上涨2.3%;交通和通信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0.8%。

2019年,东湖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66.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68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36.16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329.85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8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9.9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44万元。

第一产业

东湖区为中心城区,故无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2018年,东湖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5家,其中有工作量企业73家。建筑业总产值128.71亿元,同比减少14.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03.67亿元,安装工程产值16.47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25万人,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394.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48.79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8年,东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79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84.02亿元,同比增长9.5%。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2.3亿元,同比增长6.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2.99亿元,同比增长1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1亿元,同比增长2.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0.4亿元,同比增长5.9%。年末区内亿元以上市场有3个,实现成交额5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实际完成40.76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十二大行业营业收入22.28亿元,同比增长13.5%。

对外经济

2018年,东湖区区内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29647万美元,同比增长5.2%。

招商引资

2018年,东湖区实际利用外资28351万美元,同比增长7.41%,现汇进资846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9.68亿元,同比增长19.82%。

交通

南昌市东湖区是江西省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105、316、320等十几条国道在此交汇,多条出城快速通道使得南昌市的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网络直贯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而与全国联网。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重要口岸(武汉、重庆市上海市、南京)。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枢纽干线机场、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东湖区共有区属义务教育学校2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13所),在校学生25655人,教学班560个,专任教师15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63人(含送教上门3人),教学班9个,专任教师31人。幼儿园(保育院)57所,其中公办园33所、民办园24所,在园幼儿11453人,教学班420个,专任教师957人,拥有优秀省级示范园5所,省级示范幼儿园9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所。

卫生事业

截至2018年末,东湖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有276家,其中区管各类医疗机构256家。卫生机构从业人员251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76人。执业(助理)医师864人,注册护士1091人,药剂人员46人,检验人员75人。床位数663张,每千人口医院病床数为0.796张,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为3.94人,每千人口医生数为1.64人,每千人口护士数为2.07人。

基础建设

2018年,东湖区共清掏窨井13677座(次),维修窨井379座,更换井构件1134套(件),新建窨井160座,维修各类路面78368平方米,维修补栽鲁灰路沿石2964米,机械疏通下水道301800米,清运余土淤泥2112立方米。辖区小街巷安装路灯986套。

环境保护

2018年,东湖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1天,优良率为87.9%;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4.04,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监测面积36.2平方千米,全年噪声效率噪声级54.3分贝。实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交通干线为20条,测点为63个,交通噪声均值68.6分贝。区内园林绿地面积479.93公顷,绿化覆盖面积472.06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为29.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18平方米。

旅游

综述

东湖区域内“滕阁秋风”“苏圃春蔬”“东湖夜月”“章江晓渡”“龙沙夕照”等“豫章十景”,江南名楼滕王阁、千年古刹佑民寺、唐朝水观音亭、宋朝百花洲等名胜古迹,朱德旧居、朱德军官教育团、贺龙指挥部、叶挺十一军指挥部旧址等一批人文历史景观。

主要景点

百花洲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自古有名,在“豫章十景”中,这里有“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两景。百花洲由北、南、东三个小洲组成。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

杏花楼

杏花楼(即“水观音亭”)位于市区南湖之中。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改称“观音亭”。亭高二层,傍湖挺立,四面环水,有一桥与湖岸相通。现辟为“南昌画院”。

八一公园

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面积26.27公顷,其中陆地面积6.4公顷,水面面积19.8公顷。南昌起义时,是战场之一。八一公园建于1932年,原名湖滨公园,1946年改为正中(介石)公园,1949年正式命名为现名。公园由东湖、百花洲及东湖东岸陆地组成。早在唐初,东湖、百花洲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地。园内有“水木清华馆”、“苏圃”、“九曲桥”、“柳堤”等著名景点和建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和“苏圃春蔬”就在园中。

滕王阁

滕王阁因初唐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与岳阳楼黄鹤楼一道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共有九层,台高12米,净高57.5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5平方米,北城临江,面对西山。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碧城丹柱,雕梁飞檐,斗拱绮户,宫灯高悬。今阁为1983年开始第29次重建,于1989年重阳节正式开放。

青山湖风景区

东湖区位于南昌市城区东北,北依赣江。古时因湖四周山丘环抱,山色青青而得名。湖面南北长近5公里,东西宽1.5公里,水域面积300公顷,陆地面积近65公顷,承担着南昌城区52平方公里雨水污水调蓄,是公共休闲的大型城市公园

相思林公园

相思林公园是青山湖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青山湖的西岸,呈“飞”字状。湖滨地块长约540米,最宽处约80米,最窄处约15米。隔湖滨路还有一处矩形地块,长约50米,宽约38米,两块地合称相思林公园,总面积2.4公顷。相思林公园分为四个主题,从左到右依次分别为“人生有约”、“心心相印”、“天地之合”、“比翼齐飞”,表示对情侣们的美好祝愿和深切祝福。灯光雕塑“城市之韵”是相思林公园标志性的灯光小品。

湖滨公园

湖滨公园是处于南京东湖和青山湖之间的一个长380米,宽58米的湖滨之地,建设面积3.5公顷,是青山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佑民寺

佑民寺是享誉东南亚的古刹。位于民德路中段,东湖之畔,建于南梁梁代天监年间(502年至519年)。该寺几经兴败,数易其名,1929年改名“佑民寺”至今。寺内后殿原有巨型铜佛,高5.3米,重达3.6万斤。过去曾有民谣“南昌市穷是穷,还是三万六千斤铜”,即指此。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位于子固路95号。为唯一的一座省会民俗博物馆机构。博物馆展览主要有四个部分:南昌婚俗、儿童服饰、吉祥图案、中国岁月风俗画。展示了南昌风土人情、传统风俗、艺术等。

获得荣誉

东湖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区”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

“全全民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

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全国文化先进县(区)”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63。

2020年8月,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县。

2020年12月2日,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表彰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区”。

2021年1月18日,东湖区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名单。

2021年8月20日,被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2018-2020年江西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2024年9月19日,东湖区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63位。

2024年11月19日,东湖区入选“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67位。

参考资料

东湖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政府.2024-08-30

东湖简介.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政府.2024-02-28

观察|“撤县设区”成共识,南昌难在“不够大”?.澎湃新闻.2024-02-29

历史沿革.东湖区人民政府.2024-02-28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百家号.2024-02-29

东湖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政府.2024-02-28

行政区划.东湖区人民政府.2022-07-13

东湖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统计公报_.东湖区人民政府.2021-07-10

经济发展.东湖区人民政府.2022-07-13

文明花开东湖区.新浪新闻.2021-05-15

关于对全国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先进县、市、区)评选和复查结果进行公示的公告.中国文化报.2021-05-15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小康杂志社.2021-05-15

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小康杂志.2021-05-15

2020中国县域潮品.小康杂志社.2021-05-15

最新发布 关于命名表彰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区)和爱国拥军模范的决定.江西省人民政府.2020-08-20

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召开,这些市县区单位和个人获表彰(附名单).江西新闻网.2021-05-15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2021-01-29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中国旅游百强县、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中文网经济.2025-03-24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在京发布.央广网.2025-02-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