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镇,是国家级博物馆。1956年成立,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为征集和保护安源区工人运动的文物,研究和宣传安源革命斗争历史创建的专题类博物馆。

1968年兴建了陈列大楼,1970年1月1正式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1921-1930年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开展安源革命斗争的历史。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区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341平方米,展厅面积3567平方米(其中陈列馆面积3245平方米,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面积322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与资料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1件/套,二级文物67件/套,三级文物2050件/套;负责保护和宣传的文物保护单位共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下设有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和中共湖南省委在安源革命活动展览馆两个展览馆。馆区内分为上、中、下三个广场和办公区、休闲区、参观区、生态区四个区域。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截至2022年5月19日,自1970年以来纪念馆先后接待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300万余人次,共接待参观者6000多万人次。陈云等多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馆参观。

历史沿革

安源区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为征集和保护安源工人运动的文物,研究和宣传安源革命斗争历史而于1956年创建的专题类博物馆,1968年兴建了陈列大楼,1970年1月1正式对外开放,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区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341平方米,展厅面积3567平方米(其中陈列馆面积3245平方米,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面积322平方米)。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与资料5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1件/套,二级文物67件/套,三级文物2050件/套;负责保护和宣传的文物保护单位共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下设有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和中共湖南省委在安源革命活动展览馆两个展览馆。

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达5000余万人次,其中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200余万人次,陈云、王震、乔石、余秋里、邓力群、吴官正、曾庆红、贾庆林、俞正声、赵乐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到纪念馆参观指导。2007年11月5日,在全国率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方位布局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区内分为上、中、下三个广场和办公区、休闲区、参观区、生态区四个区域。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主体大楼纪念馆陈列大楼位于安远镇陵园路,陵园路向西南方向延伸,陵园路上由北到南分别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牛角坡52号、补习夜校旧址。馆区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341平方米,展厅面积3567平方米(其中陈列馆面积3245平方米,安源工运时期廉政建设陈列馆面积322平方米)。

重要馆藏

《安源旬刊》

《安源旬刊》是20世纪20年代党领导下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开展对外宣传的机关革命刊物,内容有“本地风光”和“诗歌”等栏目。这件文物年代为1924年,质地为纸质,长13厘米、宽9.6厘米,重5克。竖开右线订,左开本,内文用钢笔竖行书写。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完胜后,为将工人的先进事业宣传出去,也向工人传播更多的知识,俱乐部决定创办自己的宣传刊物。1923年10月,在庆祝大罢工胜利一周年之际,工人俱乐部文书股编辑印刷了1000册《安源月刊》,并向全国各地工会发行。同年11月25日,俱乐部决定将《安源月刊》改为《安源旬刊》,《安源月刊》便是《安源旬刊》的前身。

1923年12月7日,《安源旬刊》正式出版发行,逢7出版,即每月7号、17号和27号各出版一册。1925年5月1日,在纪念国际劳动节和工人俱乐部成立三周年之际,《安源旬刊》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工人面前,每月逢10出版。到1925年6月30日,共出版27期。“九月惨案”后,被迫停办。1994年5月,《安源旬刊》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劳工记》

《劳工记》(又名《罢工歌》),是上世纪20年代安源工人中流传的一首长篇叙事歌谣,创作于1923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珍藏的《劳工记》手抄本共两本,均于1925年手抄而成,文字全是用毛笔书写,左开竖排版,字迹工整,内容较全。《劳工记》每两句一韵并排成一行,全文共840句,约6000字,采用萍乡春锣调子演唱。1994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一级文物。

红色股票

红色股票为纸质彩色石印,纵24.5厘米,横12.8厘米,正面上方印有票头,下方竖排红墨石印有股票数量、股值金额、填开时间和持股人姓名等信息,并加盖消费合作社印章和总经理私章。股票背面为竖排蓝墨石印的招股简章。它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行最早的股票——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股票,2003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十三条协议》

《十三条协议》年代为1922年,质地为纸质,长47厘米,宽30厘米,是铅印字印在香裱纸上,右下方盖有两枚醒目的印章,它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胜利成果。

1922年9月14日凌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面对工人们的坚强团结、英勇斗争和刘少奇的大智大勇、坚定沉着,戒严司令和路矿两局无计可施,不得不答应工人们的正义要求。9月18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路矿两局代表在机务处正式签订《十三条协议》。历时五天的大罢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取得了圆满胜利。从此,《刘少奇一身是胆》的故事,在安源工人中传开了,英雄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1924年萍乡煤矿矿长李寿铨携眷返回扬州市养老,并将《十三条协议》带回老家保存。1956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经多次沟通,李寿之子李为扬将《十三条协议》捐赠给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小学国语教科书》

《小学国语教科书》为二十世纪20年代初,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使用过的教科书,它长20.2厘米,宽13.5厘米,32开竖排版石印本,共计50页,课文均为小楷字体,封面上印有“小学国语教科书”和“安源路矿工会教育股编印”的红色字迹,下端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及本书保存者陈伟芳的签名。

《小学国语教科书》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教育股于1924年编印的教材,共有40课,采用的是启发式教育,不仅仅教工人识字、写日记、学诗词等,更重要的是向工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小学国语教科书》让这些没有文化的工人们不仅能听得懂,看得明白,更是让他们学得津津有味、毫不厌倦。《小学国语教科书》当时深受安源工人的喜爱,大批安源工人在它的感召与熏陶下,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珍藏的《小学国语教科书》,是原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会计股长陈伟铎的弟弟陈伟芳在工人子弟学校读书时用过的课本,后由其子陈培冯保存,1986年10月捐献。1994年5月,《小学国语教科书》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

红色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革命历史专题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初称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江西省最早的革命纪念馆。1968年在安源牛形岭山腰上建立了陈列大楼,更名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1970年元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72年9月恢复现馆名。整个馆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个广场,拥有大面积的山林和草地。1984年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列为现场教学点之一。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兴建于1968年,坐北朝南,海拔174米,高24.5米,钢筋混凝土二层结构,建筑面积3245平方米。整座大楼由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是一座设计独特、造型雄伟、建筑水平与审美价值高度有机结合的建筑。外墙整个墙面铺有淡黄色的瓷砖,屋檐四周是金黄色的琉璃砖,屋顶正面是由428块瓷砖组成的、直径达6米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头像,高梁红的女儿墙上点缀着由汉白玉雕刻的向日葵属、麦穗、信号灯、矿灯等图案,两侧是琉璃砖砌成的十面红旗和有机玻璃制成的十个大火炬,正大门前面用天然大理石铺成的六根大方柱,形成了高大的走廊,两侧正墙面上铸有毛泽东手书的镏金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69年4月4日,陈列大楼正式对外开放。1970年5月20日开始接待外宾,建馆以来,先后接待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200万余人次,共接待观众5000多万人次。陈列大楼内的基本陈列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分7个单元陈列展出,分别是:1.路矿规模,工业重镇;2.组织起来,建立团体;3.罢工斗争,成功范例;4.硕果仅存,坚持发展;5.工农联合,支援北伐;6.秋收暴动,武装割据;7.安源的辉煌。整个大楼的陈列面积达2400平方米,展线长250余米,展出各种文物及复制品219件。其中重要的展品有: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的股票、安源工人大罢工胜利时签订的十三条协议、安源工人编写的《劳工记》等。是一座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手段趋现代化为一体的新型陈展大楼。

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前)旧址

牛角坡52号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时的旧址。这栋房子为五栋四间砖木结构平房,面积266平方米,最初是“湖北同乡会”会址,后由俱乐部购买。1922年底俱乐部搬迁后,这里改为工人补习学校第二校校址。解放后,这一旧址基本保持原貌。

1921年冬,毛泽东等来安源区考察时,将路矿工人组成一个团体,起名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22年3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成立。同年5月1日,300多名俱乐部部员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国际劳动节”国际劳动节,并向社会各界宣告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同年9月,工人俱乐部组织工人举行了大罢工。罢工指挥部就设在俱乐部内。李立三任罢工总指挥,住秘密处策应,刘少奇任俱乐部全权代表,常驻俱乐部应付一切。由于有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的卓越指挥,再加上工人的齐心奋斗,大罢工取得圆满胜利。俱乐部迅速发展壮大,部员很快发展到一万三千多人。1982年2月23日,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萍乡煤矿公务总汇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萍乡煤矿公务总汇,位于安源煤矿矿区内,坐西朝东,是二层砖木结构的欧式楼房。前后都有2米宽的走廊,大门正中有一楼梯上下,屋后两旁各设一旋转楼梯,门前两排尖顶铁栅栏,给人以戒备森严之感。整栋楼房建筑面积为2258平方米,于1906年建造,为矿局办公大楼,矿长、高级职员和德国矿师等工程技术人员都在此办公,通称公务总汇。

1922年9月14日,安源区路矿工人大罢工开始后,路矿当局为镇压工人运动,勾结军阀,派出军队,在各个重要部门都安置机关枪进行威吓,并宣布安源为特别戒严区,戒严司令部就设在这座楼房内,赣军旅长李鸿程为戒严司令。同年9月16日,他们约工人代表刘少奇到矿局总工事房商量解决的办法。同年9月17日,工人冲进锅炉房,要熄火停电,发电机、打风机和抽水机面临停机的危险,矿山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同年9月18日,工人俱乐部代表李立三、萍乡煤矿局代表舒季俊、株萍铁路局代表李义藩在路局机务处签订了正式十三条协议。工人俱乐部发表了《上工宣言》宣布复工。

1939年萍矿倒闭后,该楼房为萍乡中学教师办公室和住宿用膳的地方。1954年安源煤矿复矿后,这里为安源煤矿办公大楼。1964年经调查核实,将原谈判房间整修并陈列开放。在文化大革命中,整座楼房被封闭,后改为安源煤矿职工宿舍。1980年经上级批准,将谈判室进行整修,并继续陈列开放。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暨中共安源地委党校旧址

秋收起义安源军事会议旧址暨中共安源地委党校旧址坐落于安源镇东面张家湾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717平方米,左右两栋房屋相连,左边为砖木结构的四栋三间二层楼房,右边是七间平房,楼前的大操坪曾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练兵的地方。

1927年9月初,毛泽东来到安源区,在这里召开了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起义地区党组织负责人和军事负责人。1924年10月底、11月初召开联席会议时,中共安源地委和团委决定合办党校(亦为团校),训练党、团骨干力量。随后,在俱乐部总主任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1924年12月,中共安源地委党校(亦为团校)开学,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也是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党校,教室设在二楼。1927年8月底,莲花、安福、醴陵市、衡山部分农军到安源集结,准备参加秋收起义,这支队伍当时就驻扎在这几间平房里,并在门前操坪编队练兵。

1987年12月28日,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

1923年2月7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租用“刘协记”南货店,作为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社址正式营业。1922年7月创办消费合作社。1922年9月,大罢工胜利后,为了使工人能买到便宜一点的生活必需品,决定扩充消费合作社。1923年3月,易礼容离开安源后,由毛泽民任代理总经理、总经理。到1923年8月,合作社商店由一个增加到三个,管理人员和营业员增加到约40人。1987年12月28日,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旧址

位于安源镇老后街五福斋巷的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旧址,建于1905年,是一幢座北朝南,四栋三间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楼房上下对称,四周均为宽1.3米的走廊。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1921年,李立三奉中共湖南省委组织委派,来安源区开展工人运动。他当时以教师的合法身份,租下这栋房子楼上的三间做校舍,办起了平民小学,免费招收工人子弟入学。1922年1月,他在安源创办了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即工人夜校。1987年12月28日,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党组织决定大罢工会议旧址

1922年9月初,毛泽东来到安源,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决定工人大罢工的安源党组织会议。该旧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此房为共产党员、株萍铁路工人周镜泉的家,因为这栋房子地处牛形岭的半山腰,当时这个地方较偏僻,只有一条小路通向这里,房屋四周有高大的树木遮隐,选择这里开会是很隐蔽安全的。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毛泽东旧居

1921年10月,出席中共一大后回到湖南省的毛泽东,创建了中共湖南支部,并亲自担任书记。由于安源区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当时安源工人运动归属于湖南党组织领导。为了贯彻党的一大决议,毛泽东于同年秋天来到安源开辟工人运动。毛泽东当时的公开身份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员、一师附小主事(相当于校长)。他利用这个公开身份,以走亲访友、参观访问、推广平民教育的名义,来安源考察,住在八方井四十四号。

这栋房子是萍乡煤矿建矿初期由矿局建造的职员住房,地处安源煤矿总平巷西侧约80米处,是一栋三间砖瓦结构的平房,面积约100平方米,当时是萍矿总平巷甲段段长毛紫云,人称毛师爷的住房。

1939年萍矿倒闭后,这栋房子一直按原貌保存下来,并为居民居住。八方井四十四号历经数年风雨虽几经维修,至今仍保持原貌。2006年12月,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李立三1921年冬来安源旧居

位于安源镇老后街的安源刘和盛饭店,是毛泽东、李立三等1921年冬来安源考察时住过的地方,始建于民国五六年间,系一栋砖木结构的平房,坐西朝东,建筑面积85平方米。1939年萍矿倒闭后,饭店停开,店主搬走,因年久失修,房屋破烂不堪,终因无人管理而倒塌。1968年根据当年跟随毛泽东来安源的张理全和安源老工人的回忆,按原貌对房子进行了修复后并陈列开放,供游客参观。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源工农兵政府旧址

1930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来到安源区。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帮助下,成立了安源苏维埃工农兵政府,安源工人袁德喜当选为主席,当时就在这里办公。安源工人纠察队也驻扎在这里,主要任务是保卫苏维埃政府。安源苏维埃工农兵政府旧址是萍乡市政府的前身。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黄静源是湖南郴县人、安源工人运动领袖。1925年9月21日被反动军阀逮捕,随即被押往萍乡监狱。在狱中二十多天,他始终不为敌人的利诱和酷刑所动摇。10月16日,黄静源被敌人枪杀在半边街广场。

1926年9月,北伐军到达安源区,恢复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并改名为萍矿总工会,萍矿总工会领导工人开展了一系列政治活动。10月16日,召开二万多群众参加的大会,纪念黄静源等烈士牺牲一周年,并在此建立了“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碑文由株萍铁路总工会委员长朱少连撰写。纪念碑座北朝南,高2.4米,宽1.56米,长2.6米,占地面积40平方米。

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活动

2021年3月31日,各机关单位、中小学及幼儿园组织人员自发前往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安源烈士陵园也迎来祭扫高峰。

2021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举办红色安源 工运旗帜——安源路矿工人革命斗争史基本陈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所获荣誉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全国巾帼建功示范岗、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工会干部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旅游服务最佳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先进单位等称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开馆, 星期一闭馆检修。夏季9:00——17:30(17:00停止入内);冬季9:00——17:00(16:30停止入内)

参观线路推荐

参观线路推荐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李立三塑像→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谈判处旧址→安源锦绣城。参观线路推荐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谈判处旧址→李立三塑像→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安源锦绣城。

参考资料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简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

馆藏精品.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红色展馆推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2024-01-04

【江西】江西·红色基因传承寻根之旅.中国旅游新闻网.2024-01-08

照亮工人革命道路的一扇窗——《安源旬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

劳工之歌--《劳工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

红色股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

大罢工的胜利成果《十三条协议》.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

播撒工人信仰的种子——《小学国语教科书》.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前)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旧址 ——萍乡煤矿公务总汇.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暨中共安源地委党校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安源党组织决定大罢工会议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安源毛泽东旧居.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毛泽东、李立三1921年冬来安源旧居.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安源工农兵政府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缅怀先烈英魂 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迎祭奠高峰.搜狐网.2024-01-08

中央宣传部 国家文物局联合推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国家文物局.2024-01-08

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4

线路推荐.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