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小龙

万小龙,男,出生于1964年4月13日,江苏常州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逻辑与科技哲学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哲学学会理事,湖北省自然辩证法学会副理事长。代表著作《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物理学的新神曲》等,代表论文《全同粒子的哲学问题》等。

人物经历

1984年9月--1994年7月:常州交通学校助教, 讲师。所教课程:物理学, 电工学等。

1997年8月--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讲师, 副教授,教授(2005年起)。

2021年起,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哲学、逻辑与历史研究中心主任。

2002年2月--2003年1月:巴黎多科技术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最近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世界排名第十,欧洲大陆第一)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应用认识论中心博士后,导师: M. Bitbol(课题组合作导师:德斯班格诺,R.Omnes等),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法国唯一国家级量子力学基础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博士后论文: Many-Valued logic, Quantum Logic, And 汉语词类 Zen Thought。

教学课程

博士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

硕士生: 自然辩证法, 科学家的哲学思想,现代物理学哲学。

本科生: 高等数学, 普通逻辑, 科学技术史, 科技概论, 科学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数理逻辑, 系统方法论

研究方向

1.所有研究项目几乎均是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包括量子力学的哲学 of Science,量子力学的History of Science,量子力学的Metaphysics,和量子力学的STS,试图走一条专科的(不同于分科的)科技哲学发展之路。

2.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战略,侧重于武汉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战略和量子通信科技的哲理研究。

作品

著作

1.合著:《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物理学的新神曲》第二版。武汉出版社,2003年12月.

2.合著:《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物理学的新神曲》第一版。武汉出版社,2002年5月.

3.第7章电力革命的启示,载李思孟等主编《科学技术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4.博士论文:《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哲学研究》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已列入李醒民先生主编的中国科学哲学论丛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5.译著,M.Bitbol著:《薛定谔的量子力学哲学》,已列入山西大学科学哲学基地科哲名著译丛,2004年10月出版.

论文

1.全同粒子的哲学问题,《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On Metaphysics of Quantum Mechanics,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与逻辑学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哲学系2005年5月).

3.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第十二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大会发言论文·长沙市2005年8月.

4.埃尔温·薛定谔的后期量子力学哲学:精致的标征主义重构论.《哲学动态》2004年第6期.

5.范·弗拉森论EPR解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4期.

6.范·弗拉森的量子概率的模态解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量子信息科技的理论基础、发展前景与我们的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第4期.

8.Reconsidering a Fundamental conception of Many-Valued Logic from the Enlightenment of 汉语词类 Zen.第12届国际科学哲学,逻辑学,和方法论大会,西班牙2003年8月.

9.埃尔温·薛定谔量子力学解释理论.第十一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大会发言论文·雁荡山2003年7月.

10.第十四届国际科学史学会与科学哲学学会联合大会(巴黎2002.10月)综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1.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模态解释.《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6期.

12.Two necessary components in Quantum theory of information: The Technology of Quantum 传播学 and 设计 of Quantum Logic.国际量子力学哲学小型会议,巴黎CREA,Ecole Polytechnique,2002年6月.

13.范·弗拉森的量子测量解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4期.

14.范·弗拉森的科学理论的解释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5.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第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大会发言论文·海拉尔区2001年8月.

16.相互作用原理及其认识论逻辑基础《江汉论坛》2001年第7期.

17.霍金的虚时间概念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4期.

18.藏东南的科技,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5期.

19.因果关系概念中的时间等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2期.

20.预见与创新:中国科学哲学家的未来.《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3期.

21.当代物理学哲学两个热点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2.因果关系概念中的时间与时刻的区分.第九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大会发言论文·广州市1999年9月.

23.实验的可重复性本质上是概率性的.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论文武汉市1997年11月.

24.当代物理学哲学研究途径浅析,《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

研究课题

在研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量子力学哲学研究(03CZX003)(5.5万元,实到4.4万)。

2.(主要参与者第一)参与200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课题:现代物理学哲学问题研究(共20万)。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山西大学高策教授主持。分担子课题:量子力学与量子场论中的非定域性问题(0.5万元)。

3.主持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优秀青年基金 : 量子力学的模态逻辑解释(3万元)。

4.主持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 量子力学几何解释(0.5万元)。

6.主持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课题 : 量子通信科技发展前景及量子信息中的哲学问题研究(2万元,实到1万元)。

已完成

7.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当代哲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哲学系项目:量子力学思想史 \前期研究(1万元). 2003年2月-7月。

8.参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课题:量子力学基础研究。巴黎多科技术学院主任研究员M. Bitbol主持。分担子课题:量子逻辑与多值逻辑的哲学问题。2002年2月-2003年1月。(资助出版费, 资料费, 会务费, 学费等)

9.(主要参与者第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5万) “物理学哲学研究”(00BZX015),独立完成了两个子课题:(1)范·弗拉森的量子测量的模态解释,(2)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关系概念中的时间问题”。

10.独立完成2000年度国家留学基金项目 : 量子力学哲学与量子逻辑.学号20842087。(包括国际旅行费, 住宿生活费)。

11.(主要参与者第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落后地区经济增长与高新技术发展的关系”(99年批,已结题)。华中科技大学宋子良教授主持。分担子课题:藏东南的科技, 经济, 社会, 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