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子遗址,是吉林磐石市朝阳山镇的历史遗址,位于吉林市磐石市市区磐伊公路北侧的红石砬子山区,遗址分布范围32平方千米。按照自然地形划分成八家沟、金家沟等15个区域,其中八家沟区域是国内考古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游击根据地遗址。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创建于民国十一年(1932年),是东北抗日联军诞生与成长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初,磐石中心县委和时任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的杨靖宇,率领队伍在磐石红石砬子地区创办后方医院、修械所及印刷所等后勤机构,后来逐步发展形成了以磐石为中心,涵盖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部、双阳区南部一带3000多平方公里的抗日游击区。2021年7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磐石市文广旅局委托,对所在红石砬子的八家沟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范围约300平方米,共清理出密营房址7座、灶址3个、灰坑1个、防御墙1条,出土遗物共计243件。同年10月,又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最终确认遗址分布面积约32平方公里,发现遗迹3300余处。2022年考古人员重点对小姚家沟内的抗联遗迹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多处地窨子遗存、带火坑的房址、训练用大型平台,出土陶瓷器生活用具、铁制生产工具以及刀、子弹等各类遗物近400件。
2019年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2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公布,红石砬子遗址入选。
历史沿革
1930年8月,中共磐石执行委员会初建时,机关驻地就设在小城子玻璃河套的杨树泊子(今明城镇七间房屯),并组建了磐石劳农赤卫队和县委机关特务队(打狗队)两只小型武装力量。这里群众基础较好,是中共磐石县委较早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并逐渐形成了苏维埃性质的革命根据地。
1933年初,磐石中心县委和杨靖宇率领的南满游击队,在磐石红石砬子地区,创办后方医院、修械所及印刷所等后勤机构。南满游击队以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与日伪军展开了数次反击斗争,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游击队在战斗中越南战争越强,队伍发展壮大到250余人,活动扩大到磐石、伊通满族自治县、双阳、桦甸市、永吉、西安市、东丰等地区。初步形成了以红石砬子、西玻璃河套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后来逐步发展形成了以磐石为中心,涵盖伊通东南部、双阳区南部一带3000多平方公里的抗日游击区。
1934年后,由于敌人的疯狂进攻和中国工农红军队伍的扩大,大部队已无法在此处容存,因此红军一部分主力突破敌人的封锁,经富太、呼兰区两河之间,过黑石,渡辉发河,南下进入桦甸、柳河、清原满族自治县一带,开辟了新的游击区。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第一团、少年营、磐北游击连和青年义勇军等继续在磐石境内坚持武装斗争,直到1936年以后才逐渐转移。
1958年7月23日至8月17日,吉林大学历史系师生25人,携同吉林省文管会到磐石市进行了为期26天的文物普查工作。普查重点是抗联活动、遗址和文物,普查的主要方式是采访和简单发掘。本次普查共发现15处革命遗址,有居民址(住人、办公)、医院址和工厂址(印刷厂及小铁工厂等)。这些遗址大部分都分布在红石砬山区,包括大红石砬山、大汞洞、猪腰岭、大生财沟和碱草沟等地,另外在三间房(玻璃河套西部)、双桥子(蛤蟆河北)和大炕山一带也发现若干处。共发掘5处遗址:大红石砬山遗址(居住址)、碱草沟遗址(居住地)、大汞洞蕨菜沟遗址(居住地)、大生财沟遗址(医院址)和西玻璃河南沟遗址(居住地)。其中以大红石砬山中国工农红军居住遗址发现遗物较多,包括军用刺刀、子弹壳、炊具等。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一直以来都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1960年,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八家沟遗址被磐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磐石县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被吉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吉林市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针对此地区的普查调查和发掘工作开展较少。
2021年7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保护与展示工程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对象为中国工农红军医院、红军哨所、红军密营等13处展示区,共发掘清理出密营房址7座、灶址3个、灰坑1个、防御墙1条。红军医院发掘出的圆形房址俗称地窨子,内有完整的灶坑与烟道;另一处发掘出室内残存石板铺设的火炕、灶膛、烟囱和柱洞。此次出土的遗物质地多以铁器、铜器、瓷器为主,种类有91日式手榴弹、各式机关枪残件、子弹壳、瓷碗、陶盆、铁锅、毛笔、烟嘴、玻璃瓶、医用镊子、掌钉、纽扣、伪满洲国五角钱币等共计243件。此次考古发掘是对抗联遗址国保单位的首次发掘,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东北抗日联军密营的形制形态特点。
2021年10月,为进一步明确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抗联遗址遗迹空间分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红石砬子根据地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发现了2600余处遗迹。调查区域主要为红石砬子山区,包括生财沟、猪腰岭、八家沟、大红石砬子山东坡、红石村西南部、小一步岭、二趟沟、三趟沟、四趟沟、小北沟,共10个地理单元,面积约32平方公里。根据调查结果,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迹在类型上主要分为房址、平台、台地三大类,另有少量壕沟、坑、土(石)堆,这些遗迹间具有明显的军事空间特征。依托考古调查成果,2022年,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选取八家沟遗址北部遗迹分布较为密集、类型较为丰富的姚家沟开展发掘工作,明确各类遗迹的基本形制和特点、性质以及遗迹之间的组合关系,以期探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整体的形态特征。
2024年2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公布,红石砬子遗址入选。
发掘收获
2021年7月,所在玫瑰峰的八家沟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范围约300平方米,共清理出密营房址7座、灶址3个、灰坑1个、防御墙1条。出土遗物包括91日式手榴弹、各式枪械残件、子弹壳、瓷碗、陶盆、铁锅、毛笔、烟嘴、玻璃瓶、医用镊子、掌钉、纽扣、伪满洲国五角钱币等共计243件。同年10月,又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最终确认遗址分布面积约32平方公里,发现遗迹3300余处。
姚家沟为一东西向沟谷,东侧为谷口,整体地势较为平缓,沟谷两侧发育缓坡,中部有山泉流经,发掘区位于泉北阳坡,地势北高南低,密林丛生,遗迹均处于经下挖铲削后的台地上。自2022年初开展发掘工作以来,实际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两个发掘区,一区清理出2个地窨子和4个石砌火炕房址,二区为1个大型台地,出土遗物主要以农具、生活用具和武器为主。
遗迹
房址F2
房址F2位于探方T1406内,房址整体位于人工修整的台地上。该房址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由居室和仓房两部分组成。居室为土石混筑,平面近方形,开一南门,残存东、西石砌火炕和部分石墙。东炕为南灶,烟囱位于炕址北部伸出房址;西炕为北灶,烟囱位于炕址南部伸出房址。仓房位于居室西部,近长方形,可见残存木柱及柱洞。
房址F3
房址F3为石砌火炕房址,形制与F2类似,坐北朝南,开一西南门。居室内为南、北两铺火炕,炕面已损,仅可见烟道。两炕灶址均位于炕的西部,烟囱位于房址东部穿出墙外。室内西部有一长方形窖穴,长约1.5米,宽约0.6米,截至2022年10月,已发掘深度约0.4米,尚未发掘完毕。
地窨子DY2
与F1位于东北部近坡面处,为半地穴式房址,坐北朝南,直径约4米,深约1.5米,开一东南门,门口可见石台,有一圈外壁,灶址位于室外东南壁,灶址连通室内,形成环壁烟道,可见烟熏痕迹,烟囱位于西北壁。
大型台地
位于发掘二区,台地经下挖铲削形成平整台地,四周围有石圈固坡,面积约100平方米,台地上未见其他遗迹。
遗物
出土陶、铁、铜、瓷、琉璃等各类材质遗物,主要以武器、农具、生活用具为主,包括头,铁,陶壶,陶缸,瓷碗,铜烟袋锅,长刀,子弹壳,钱币,胶鞋底等,涵盖了生产、生活、武装斗争等活动。
保护与价值
遗址价值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创建于1932年,是东北抗日联军诞生与成长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截至2024年,红石砬子抗联遗址被证实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姚家沟遗址作为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遗迹类型丰富,展现了抗联遗址的基本面貌,具有一定典型性,自发掘以来即面向公众开放,接待了各级企事业、机关单位数十次,公众游客、团体近千人参观,红石砬子遗址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保护情况
截至2023年8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围绕小姚家沟区域的考古成果进行展示利用探索,积极创新遗址展示手段,对各类遗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真实再现密营空间。按照区域内不同遗迹类型的分布及考古发掘情况设计参观路线,制作标识及讲解系统,并引入VR全息影像技术对发掘的遗迹进行虚拟复原。截至2023年,已接待省内外团体参观研学100余次,累计参观超3000人次。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联合磐石市博物馆等单位策划并推出“黑土地·红石魂——吉林省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风云历程”考古发掘收获展,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主题展览还以流动的形式分别于白城市博物馆、四平市博物馆、通榆县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伪满皇宫博物院展出,红石砬子遗址的航拍测绘学工作和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东北抗联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中。
2019年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2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公布,红石砬子遗址入选。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发现3000余处抗联遗迹 .百家号.2024-03-21
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文物局.2024-03-21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一批遗存 .百家号.2024-03-21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百家号.2024-03-21
新发现 |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2022年考古工作收获.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1
铭记历史!吉林发掘现存最大规模东北抗联遗址.光明网.2024-03-21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再展抗联精神.中国新闻网.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