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纹球,学名Euphorbia obesa,又名晃玉、贵宝玉、奥贝莎,是大戟科大戟属的一个物种,原产于南非开普省。它是一种小球形植株,直径8~12厘米,具有8个整齐的棱,表皮灰绿色中有红褐色纵横交错的条纹,顶部条纹较密。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蟳。雌雄异株,雌株球体较扁,白背叶茎圆筒形,均为单生,绝不自生仔球。球体顶部棱缘上开花,花极小,黄绿色。由于过度采集及生长缓慢,布纹球在野生环境中濒临灭绝,被列在CITES附录二中。然而,它在植物园中被广泛种植。
形态特征
星王子。植株小球形,直径8—12厘米,单生,不产生仔球,球体灰绿,有红褐色纵横交错的条纹,近顶部条纹较密;具阔棱8,上有褐色小钝齿;雌雄异株植物。
分布范围
产地南非开普省,现作为观赏植物广泛栽培。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过度潮湿和阴暗会造成茎下部生褐斑。培养土要求排水良好的素沙土。由于形体及色泽怪异,而很受爱好者欢迎,为优美的室内盆栽植物。
繁殖方法
繁殖用播种,如欲留种,则栽培中要注意雌雄株的搭配及授粉。
少水多日照,介质越舒水越好,夏型。原生地的生长环境大都在岩石堆或是树阴下,年雨量大约只有200~300mm,但日夜温差大。这在大戟科里算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是完全的肉质化,没有叶子没有刺的,而在原产地,可发现的植株也不多,所以被立法保护中,可以看到的都是园艺种。
主要价值
室内盆栽,观花类,由于形体及色泽怪异,而很受爱好者欢迎,为优美的室内盆栽植物。冬季最好维持5℃以上并适当维持盆土干燥。繁殖用播种,也可以切顶繁殖。由于雌雄异株而且雌雄株比例失调(雄株少得多),栽培中得到种子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虽然它在我国栽培已久,但仍非常稀少。
濒危情况
由于布纹球外观奇特,深受植物收藏者的喜爱,这也导致其野外生存数量急剧减少。因此,无论是非洲南部各国还是国际上都颁布法令,保护野生环境下的布纹球。
另外,由于其在原生地的生存状况日益受到威胁,人工养殖布纹球的情况也变得愈发普遍。通过暖棚和植物园大量养殖,布纹球的买卖也得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
近似物种
同属中见于栽培的还有:贵青玉(E.meloformis),产南非,球形,多单生,但也可从基部长出仔球,具胡萝卜状的肉质根,球体灰绿或绿色,具棱,棱脊上有圆叶痕;顶部花梗可残存很长时间,容易与布纹球杂交。法利达(E.valida), 产南非,与贵青玉很相似,但没有胡萝卜状的肉质根;幼株球形,以后则长成筒状,高30厘米,直径12厘米,球体基部可长出仔球;棱多少呈螺旋状;花梗木质,可在球顶残存数年,可能为布纹球与贵青玉的天然杂种。
另有一个和布纹球十分相似的种神玉(E.Symmetrica)。据介绍,神玉具有株形略小,有肉质根,花纹紫色但较模糊的特点,可与布纹球区别。
参考资料
布纹球基本养护知识.梦想花园.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