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街,位于东城区西北部,因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子监街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北部,呈东西向。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其长680米,平局宽度为12米。街道内建造有国子监、孔子庙、牌楼、火神庙等特色景点。
国子监街于元朝初年建成,在明朝时被称为“国子监孔庙”,清朝时称成贤街。1965年开始,被叫做国子监街。1984年,国子监街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国子监街进行全面修缮。2023年11月29日起,国子监街实现全线机动车不停车.
命名由来
国子监街因孔庙国子监在此而得名。
历史沿革
国子监街东西向,元朝初年建成。元二十四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在元大都的崇仁门(现东直门)内的大街上修建了“国子学”。元大德六 年正式修,建了孔子庙。元大德十年,在孔庙西正式修建了国子监。
国子监街在明朝时被称为“国子监孔庙”,清代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1965年开始,被叫做国子监街。文化大革命时期,街道改称为“红日北路九条”。1984年,国子监街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北京孔庙、国子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程,政府投资1.2亿元对原建筑进行了全面整修,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历史原貌。2007年,东城区又投资3900余万元,在专家指导下,对国子监街进行全面修缮。2008年,东城区完成了国子监街的风貌保护。改造后的国子监街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使其真正成为了既有北京古老文化风貌特色,又有现代文明气息的新街区。2023年11月29日起,国子监街实现全线机动车不停车,
地理信息
地理位置
国子监街位于北京东城区西北部,呈东西向。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南为方家胡同,北为五道营胡同。其长680米,平局宽度为12米。
景区布局
北京国子监和北京孔庙座落在国子监街的中端偏东。两组建筑坐北朝南,东为孔子庙,西为国子监,符合古代“左庙右学”的规制。街上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枋曰“成贤街”,国子监大门两侧各一座,额枋曰“国子监”。
特色景点
国子监
国子监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两侧为二厅六堂。辟雍为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为皇帝讲学的地方。辟雍南侧有东西御碑亭和一座金碧辉煌的琉璃牌楼,牌楼前面题刻“圜桥教泽”,后面题刻“学海节观”,是爱新觉罗·弘历亲自题写。
孔庙
孔庙是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东西两侧还有神厨、宰牲亭、神库、持敬门、致斋所等,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正门先师门仍保留着元代的建筑遗风,斗拱硕大稀疏,朴拙简洁,庙内的建筑原是青色琉璃瓦盖顶,清乾隆改为黄琉璃瓦。
火神庙
火神庙位于国子监街78号,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七年,主要建筑有庙门、大殿、正殿及东西配殿,主要供奉关帝、财神、鲁班、药王、药圣各一尊。
牌楼
国子监街上共有四座过街牌楼,均为二柱冲天带跨楼牌楼,街东西口各一座,横额上题“成贤街”,国子监左右各一座,横额上题“国子监”。
下马碑
下马碑共有两座,孔子庙大门两侧各有一座,上面以满、汉、蒙、藏、回、托忒六种文字写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文。
文化特色
国学文化
国学”一说,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国学是以孔孟儒学为核心和主体。国子监、孔庙作为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是推崇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国学文化最为直观的载体和表现。
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最高一级的国家考试,是在紫禁城内保和殿举行,统称“殿试”。凡殿试录取的人均为进士,这些进士的名单全部被刻在石碑上,即所谓“进士题名碑”,这些石碑就放在孔子庙内。就读国子监和科举考试是并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祭祀孔子
孔庙会举行盛大的祭孔乐舞表演来祭祀孔子,其作为一种庙堂艺术,整个典礼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部分。
绒布唐
非物质文化遗产——“绒布唐”坐落在国子监街上。绒布工艺起源于清代入关以前的军队中,有300多年的历史。“绒布唐”民间工艺,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的,被专家誉为北京近代民间玩具的“活化石”。2006年,“绒布唐”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2000年初,东城区依托孔子庙、国子监的文化资源,联合中华孔子学会,开办了“国学启蒙馆”、“国学育德馆”。通过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等适合青少年特点且内容健康、符合时代需要的传统启蒙读物,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和教育。
2004年,依托国子监街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开展了“传承历史、播撒文明、做圣人邻里,当首善使者”的主题创建活动;2004年,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会研究中心、孔子研究院等单位共建国学文化社区,在孔庙举行了“实践人文奥运、建设国学文化社区”共建合作签约仪式。同时,为弘扬国粹艺术,开办了国粹馆,为地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2007年,东城区与北京大学共同创办国子监大讲堂,该讲堂依托北大丰富的国学人力资源与国子监、北京孔庙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优势,由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主讲,所有想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大市民都可免费听讲。
获得荣誉
开发与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北京东城区重视与加强了对17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功能定位研究,制定了“十一五”期间《东城区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和《东城区文物建筑抢险修缮及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和整治,有针对性地选择旧城内最具历史、艺术价值的街区、胡同、景观和院落实施梯次保护,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现状和生存环境。2008年,城区完成了国子监街的风貌保护。
2023年6月份开始,东城区城市管理委、东城交通支队和安定门街道为解决车辆停放挤占街道问题,对沿国子监街街停放的机动车开展全面调查。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向居民做了政策宣传和工作告知,主要的矛盾就集中在停车需求。街道多方协调区城管委、区交通支队,在地坛南门停车场,协调了每月500元的优惠停车场给居民使用。在完成相关安排后,东城区各部门联合对占位非机动车、僵尸车等开展多次清理。经过各方努力,从2023ian11月29日起,国子监街实现全线不停车。
参考资料
探寻北京老街区的必去景点!北京八大老街区景点揭秘!.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2023-12-16
国子监街:传承七百年传统文脉的国学圣地(图).中国经济网.2023-12-16
老北京胡同讲究多.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2-16
国子监街四牌楼历史考(上).孔庙保护协会.2023-12-16
700年国子监老街实现全线不停车.百家号.2023-12-16
让居民生活更舒适 让游客漫步更尽情 国子监街11月29日起全线不停车.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2-16
国子监街明日开街 将点亮夜景照明灯(图).北京市城市管委会.2023-12-16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出炉.中国青年报.202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