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0反舰导弹(北约代号:SS-N-12,P-500/SS-N-12“玄武岩”导弹),是苏联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
简介
在反舰方面,1143型航空母舰上最有力的拳头武器就是SS-N-12反舰导弹,该导弹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大,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基辅号上装备有4座双联装SS-N-12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可同时发射8枚导弹,可二次装填,三次装填,基辅号航母可携带24枚SS-N-12反舰导弹。
SS-N-12反舰导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绰号“玄武岩”或者“沙箱”。“玄武岩”是一种质地坚硬的岩石,“沙箱”是一种南美剧毒的毒蛇,用玄武岩和沙箱称呼SS-N-12反舰导弹,可见该导弹威力之大,战斗力之猛。SS-N-12反舰导弹,弹长11.7米,弹径800毫米,弹翼折叠直径1.8米,展开直径2.6米,最大射程550千米,飞行速度2.5马赫,战斗全重5吨,战斗部1吨,可搭载20万吨当量核弹头。该导弹1975年装备苏联海军,虽时隔30多年,该导弹仍是一种较为尖端的反舰利器。
反潜方面,基辅号装备有SUW-N-1火箭助飞鱼雷,533型鱼雷以及RBU6000反潜火箭,三种反潜兵器构成了1143型航空母舰单舰反潜的远中近体系。
发展史
研制背景
当前苏联为潜艇发展射程更远的P-120导弹时,也同时为大型水面舰艇思考未来的生存之道。如前所述,射程与被探测的距离一直是导弹与航母对抗中最严肃的课题。只有在被探测前达到发射导弹射程,才能有效慑阻航母战斗群入侵。大型水面舰艇易被舰载机发现并攻击,要保持绝对的安全距离可能要上千公里外,这对导弹设计是相当大的挑战,也需庞大而精确的探测导引架构配合,因此,利用水面舰艇反舰并不是那么经济。然而,大型水面舰艇除反舰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反潜。美国并不是只有雄壮威武的航母战斗群,水下鬼魅战士的杀伤力也是毫不逊色。因此,在60年代开始计划建造可搭载反潜直升机的大型反潜舰艇的同时,苏联海军仍然必须思考如何在舰队会战中自卫 。
设计思想
P-500反舰导弹弹长11.7米,重4.8吨,弹径880毫米、翼展2.6米,飞行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550公里,最大巡航高度约13500米,弹头为1吨规炸药或35万吨TNT当量的核炸药,弹体为钛合金制造,动力装置为液体火箭冲压喷气发动机加两具外挂固体火箭助推器,导弹采用被动/主动雷达中段航空/卫星中续制导模式,须依赖舰上装设的“活力皿”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和卡-27直升机进行中继制导 。
重型LRASM是由前苏联切洛梅伊设计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是苏联第二代远程舰射和潜射飞航式反舰导弹。目前俄罗斯海军依然装备有相当数量的该型导弹(灵云注:改进型P-1000)。P-500/SS-N-12“玄武岩”重型远程反舰导弹弹长11.7米,弹头为1吨规炸药和5万吨TNT当量的核炸药,弹体为TC4制造,动力装置为液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加两具外挂固体火箭助推器,制导方式为被动/主动雷达中段航空/卫星中续制导模式。与现役俄罗斯其他反舰导弹不同,“玄武岩”不是地效航空母舰攻击模式而是采用先高空、后/低空最后俯冲攻击的攻舰模式。
用途
SS-N-12主要用于打击敌航空母舰和其它大型作战舰,它是光荣级最重要的对舰武器。该型导弹弹长11.7米,弹径0.88米,导弹在无中继制导时射程为50千米,在有中继制导时为550千米,飞行速度为1.7~2.5马赫,发射质量4800千克,战斗部重1000千克,并可与核装药互换。导弹采用惯导中继修正主动雷达未制导方式,须依赖舰上装设的“活力皿”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和卡-27直升机进行中继制导。该型导弹具有射程远,飞行速度快、抗干扰强、战斗部威力大、命中率高、毁伤能力强等特点。舰上16枚导弹进行连续发射所形成的“饱和攻击”,再加上2.5倍音速的飞行速度将使敌舰上的对空火力防不胜防。
缺陷
在 P-500/SS-N-12“玄武岩”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在装备苏联海军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前苏联海军重要反航母武器,曾经是令美国海军相当恐惧的一种武器。
该弹有很多缺陷,首先该弹发动机属于早期冲压喷气发动机,需要外挂助推火箭。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作为前苏联第二代超音速反舰导弹,“玄武岩”虽然射程远威力大,但该弹最大的缺陷是攻击弹道呆板,尤其是攻舰末端不具备任何复杂的机动规避弹道模式,而且其巡航高度相对高,这造成“玄武岩”一旦被对方发现容易遭到拦截。伴随美国海军“宙斯盾”系统的成熟以及F-14“雄猫”重型战斗机AIM-54凤凰导弹“不死鸟”重型远程空空导弹拦截组合的成军,到上世纪80年代前期,美国海军基本具备了拦截P-500/SS-N-12“玄武岩”重型LRASM的能力。这使苏联海军感到很大威胁,最终促成举世闻名的前苏联/俄罗斯海军最著名的航母杀手P―700“花岗岩”/P-700花岗石导弹“海难”重型超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诞生。
技术特点
P-6/P-35导弹的发射速度主要受限于发射舰控制导引头去导引目标所需的时间,其实发射器只需要10秒钟就可完成下一枚导弹的发射准备。同样,在战场上,多艘战舰与潜艇同时问可摇控的导弹数量也有上限,而P-500导弹企图在短时间内集火投射时,首先饱和的其实是苏联海军自己的火控体系。
P-500导弹最多可由8枚组成1个“编队”,并指派其中l枚作为“长弹”。“长弹”会维持5000—7000米的高度飞行,并开启雷达导引头以搜寻目标,其它“僚弹”则关闭导引头,维持低空30米的无线电静默飞行,接收“长弹”传送的资料。由于P-500型是苏联反舰导弹中首先使用数字电脑的导弹,因此“长弹”能指派一半的“僚弹”锁定航母方位,其它的则分别指派1个明显的目标。P-6/P-35导弹虽利用飞行高度替母舰提供跨地平线视野,但导弹本身也暴露在对方远程监视雷达的视野中。P-500的编队战术即使有l枚到多枚的长弹可能在飞行中途遭到探测并击落,但其他导弹仍会保持低空高速以穿透防空网。
动力装置
SS-N-12反舰导弹采用的冲压喷气发动机是一种利用迎面气流进入发动机后减速,使空气提高静压的一种空气喷气发动机。它通常由进气道(又称扩压器)、燃烧室、推进喷管三部组成。冲压发动机没有压气机(也就不需要燃气涡轮),所以又称为不带压气机的空气喷气发动机。
冲压发动机的构造简单、重量轻、推重比大、成本低。但因没有压气机,不能在静止的条件下起动,所以不宜作为普通飞机的动力装置,而常与别的发动机配合使用,成为组合式动力装置。如冲压发动机与火箭发动机组合,冲压发动机与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涡轮风扇发动机组合等。安装组合式动力装置的飞行器,在起飞时开动火箭发动机、涡喷或涡扇发动机,待飞行速度足够使冲压喷气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时,再使用冲压发动机而关闭与之配合工作的发动机;在着陆阶段,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降低至冲压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时,又重新起动与之配合的发动机。如果冲压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单独使用时,则这种飞行器必须由其他飞行器携带至空中并具有一定速度时,才能将冲压发动机起动后投放。冲压发动机或组合式冲压发动机一般用于导弹和超音速或亚音速靶机上。因此,SS-N-12反舰导弹需要在弹体上加挂两具外挂固体火箭助推器。
由于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该型导弹具有射程远,飞行速度快、抗干扰强、战斗部威力大、命中率高、毁伤能力强等特点。导弹发射后会先爬升到巡航高度,最大巡航高度约13500米,制导系统获取目标后,在距离目标约90千米处下降至300米以下低空飞行,最后以小角度俯冲攻击目标。
性能数据
弹长:11.7米
弹径:0.8米
弹翼折叠直径:1.8米
展开直径:2.6米
最大射程:550千米
最大巡航高度:13500米
飞行速度:2.5马赫
战斗全重:5吨
战部:1吨,可搭载35万吨当量核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