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缅甸溪蟾

缅甸蟾蜍(学名:Bufo burmanus),又称Tonkin toad或缅甸溪蟾,是蟾蜍科蟾蜍属两栖纲。主要分布于缅甸越南和中国大陆的云南省等地,多栖息于砾石河床的急流中和海拔1,900至2,500米的森林山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63.8毫米,雌蟾76.7毫米左右。头部无骨质脊棱,无鼓膜。背面满布大小疣,分布均匀,其上有褐色角刺。后肢较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或肩前;趾关节下瘤较显,趾间蹼较发达,第一、二、三趾外侧及第五趾内侧蹼达趾端;第四趾约具2/3蹼,两侧蹼之凹陷与第二关节下瘤相平齐,跗褶明显。背面棕黑色或棕色,有或无浅色细脊线;腹面土黄有深灰色云斑。雄性一、二指背面有棕黑色婚刺;无声囊。

体形较细瘦。头宽大于头长;吻端钝圆,雄蟾吻棱较明显;无鼓膜;舌狭长,后端无缺刻。后肢较长,胫跗关节达眼,左右跟部相遇,足长于胫,跗褶明显,蹼较发达。皮肤粗糙,体背及四肢背面散布较多的小瘰粒;耳后腺长椭圆形,长为宽的2倍或超过。体背褐色,中央有不连续的脊纹;腹面土黄色,布满深灰色云斑;四肢上有不规则的浅色斑纹。雌蟾体长83mm,雄蟾略小,无声囊,无雄性线。

生活习性

缅甸蟾蜍主要栖于云南高黎贡山区泸水片马河中。在2月份水温较低的时候,它们会在以砾石为河床的急流中捕鱼。生活在海拔1800~1950米的山区大溪及河岸附近。 2~3月成蟾栖于溪河内缓流处石下,6~7月营陆栖生活,也栖息在房舍附近。

分布范围

缅甸蟾蜍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省;国外分布于缅甸等国。在云南的分布地主要包括泸水市哀牢山等地。受到农业扩张导致的栖息地丧失的威胁,但它出现在一些保护区内,包括位于云南的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