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黑琴鸡属

黑琴鸡属(拉丁学名 Lyrurus)属于黑琴鸡属雉科动物,雄鸟几乎全黑,翅上具白色翼镜;尾呈叉状,外侧尾羽长而向外弯曲。雌鸟体形稍小,大都棕褐,而具黑褐色横斑,翅上白色翼镜不著,尾亦呈叉状,但叉裂不大,外侧尾羽不向外弯。金属光泽,尤其是颈部更为明亮。翅膀上有一个白色的斑块,称为翼镜。别致的是它的18枚黑褐色的尾羽,最外侧的三对特别延长并呈镰刀状向外弯曲,与西洋古琴的形状十分相似,分布于亚美尼亚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中国、捷克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蒙古、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格鲁吉亚伊朗土耳其

形态特征

黑琴鸡属的鸟类中等体形,大小似家鸡。雄鸟几乎全黑,翅上具白色翼镜;尾呈叉状,外侧尾羽长而向外弯曲。雌鸟体形稍小,大都棕褐,而具黑褐色横斑,翅上白色翼镜不著,尾亦呈叉状,但叉裂不大,外侧尾羽不向外弯。金属光泽,尤其是颈部更为明亮。翅膀上有一个白色的斑块,称为翼镜。别致的是它的18枚黑褐色的尾羽,最外侧的三对特别延长并呈镰刀状向外弯曲,与西洋古琴的形状十分相似,所以也称“黑琴鸡”。虹膜褐色;嘴和趾暗褐色;腿上裸皮桔红色。

生活习性

黑琴鸡属是落叶松和混交林带的林栖鸟类,在纯针叶林、森林草原、草甸、森林沟谷中均能见到。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森林草原地区,栖息的平均海拔一般在600-900米,有时也到1500米左右的高度。特别喜欢在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以及与白桦林、山杨林及其他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中活动,时常出没在林边的空地、林间草甸、森林草原及溪边灌丛附近。也见于幼林及被林间空地所分割的岛屿状小片林地。以及有茂密灌丛的沿河地带。

常成群活动,每群由几只,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组成,随季节、食物多少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春季活动范围较大,多在地面取食。夏季多在巢区附近的地面活动,有时也到树上,只是活动范围较小。秋季离开繁殖区域,结成数目不等的群体向四处游荡。冬季来临,大雪封山,气候寒冷,林海中的最低温度达零下40℃以下,而黑琴鸡仍然游荡在河畔和山谷之间。

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夏季兼食昆虫。一般说来,乔灌木的嫩枝、叶、芽、花序(桦、赤杨、柳等)、果实和浆果(如越橘)等是主要食料;昆虫(主要为蚂蚁和鳞翅目幼虫)及禾本科杂草种子、谷粒等为辅助食料。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亚美尼亚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中国、捷克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蒙古、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格鲁吉亚伊朗土耳其

下属物种

保护级别

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黑琴鸡——无危(LC)、高加索黑琴鸡——近危(NT)。

参考资料

Lyrurus tetrix.The IUCN Red List.2018-01-1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