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石皮藻
层状石皮藻是一种藻类植物,石皮藻科,石皮藻属,幼体呈黯毛藻状,淡绿褐色,厚仅1至几层细胞;成熟时藻体皮壳状,深黄褐色,生于急流中的岩石上,主要分布在重庆。
分类信息
中文名称 层状石皮藻
拉丁名称 Lithoderma zonatum
英文名称 \
地方名称 \
中文门名 褐藻门
拉文门名 PHAEOPHYTA
中文纲名 褐藻纲
拉文纲名 PHAEOPHYCEAE
中文目名 褐壳藻目
拉文目名 RALFSIALES
中文科名 石皮藻科
拉文科名 Lithodermataceae
中文属名 石皮藻属
拉文属名 Lithoderma Areschoug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重庆市(北碚区一模式产地)。国外分布:尚未见报道。
形态特征
幼体呈黯毛藻状,淡绿褐色,厚仅1至几层细胞;成熟时藻体皮壳状,深黄褐色,由于细胞不规则地扩展,宽可达20 cm,厚达0.6㎜。藻体由许多直立藻丝互相连接成假薄壁组织状,明显分层;直立丝每一列有10-50个细胞,多数为单列,有时双叉分枝。表层细胞长圆形或近多角形,宽7.5-12.5μm,长10-12μm,纵切面观细胞近方形,通常长小于宽,宽7.5-13.5μm,长7.5-12.5(-15)μm;每个细胞内有2-6个小盘状色素体,每列藻丝顶端产生1个单室孢子囊,长圆形或棒形,末端钝圆或近截形,宽15-18μm,长30-38μm。多室配子囊,线形棒状,未端宽钝圆形,3-4个细胞长,具单细胞的柄,宽3.5-5.5μm,长13-26μm,常2-4个集合成配子囊群。
生活习性
生于急流中的岩石上。
繁殖习性 \
产地 \
分布分类 淡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