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长洲,男,2000年获安阳师范学院学士,2006年获新疆大学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开始在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期间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Research Fellow.
2016年入选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2016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6”.
现为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2022年11月15日,原长洲入选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Clarivate)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个人经历
1997/09 - 2000/07 安阳师范学院 化学教育
2003/09 - 2006/07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硕士 物理化学专业
2006/09 - 2009/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博士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2009/12 - 2016/12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教授
2012/03 - 2013/0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16/03 - 2016/10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高级访问学者
2017/01- 至今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以上参考
研究领域
超级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储能型光催化剂;新型铅碳电池
教学课程
本科生 《材料化学基础》、《能源材料》
博士研究生 《电化学研究方法》、《能源材料基础》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2005),2016/01-201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2004),2013/01-2015/12
[3]安徽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508085J09),2015/08-2017/08
安徽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5/01-2016/1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0040606Q07),2011/01-2012/12
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201),2012/09-2014/08
[7]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2014001),2014/01-2015/12
纳智能材料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INMD-2016M04),2016/01-2017/12
研究成果
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已在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Adv. Electron. Mater.、能量 Environ. Sci.、Sci. Rep.、Chem. Commun.、Green Chem.、J. Mater. Chem.(A)、Nanoscale、Eur.- Chem. J.、Nanotechnology和Carbon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被SCI索引4200余次),11篇单篇被SCI索引超过100次,单篇最高被索引556次,10篇入选ESI Highly Cited Paper(高引频论文,本领域近10年引用次数Top 1%),4篇入选ESI Hot Paper(热点文章,近2年内的论文在最近2个月被引频次Top 0.1%),有9篇分别被Angew. Chem. Int. Ed.、Adv. Electron. Mater.、Green Chem.、J. Mater. Chem. (A)、Eur.-Chem. J.、Nanotechnology和Part. Part. Syst. Charact.作为front Cover、Back Cover或Frontispiece形式刊载报道。H-index为40。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相关成果受到了国际著名出版商WILEY-VCH在其著名学术媒体Materials Views China、X-MOL行业资讯媒体(材料学)、Labtalk News和美国Twitter媒体等网站上进行长篇前沿进展报道。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济南大学两位学者入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今日头条.2022-11-16
济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济南大学.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