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西五里营村

西五里营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是延庆县的最西北端。村庄南临官厅水库,北靠海坨山,拥有优美的山水景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现有530户,1590人。地理位置优越,属于北山带山前暖带,适宜种植优质果品。自2000年起,西五里营村开始发展葡萄种植业,现有葡萄1600余亩,年产量达到4800万斤。村民们全部使用德青源有机沼液浇灌,这使得葡萄品质不断提升。2012年9月,每天销售葡萄达到100000万斤,户均进账4000余元,使西五里营村成为延庆区的葡萄种植专业村。村内还有一座戏楼,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热门场所。

村庄简介

该村现有530户,1590人。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山带山前暖带,适于优质果品种植,村内自2000年开始发展葡萄种植业,现有葡萄1600余亩,年产量达到4800万斤,全部使用德青源有机沼液浇灌,浇灌沼液后,西五里营村的葡萄品质不断提升,2012年9月份每天销售葡萄都会达到100000万斤,户均进账4000余元,是延庆县的葡萄种植专业村。

该村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村党支部“铁三角”连续四届,十二年全票当选,带领村民改水、改厕,建影厅,建书屋,建健身场,硬化、美化村庄街道,被京郊日报、支部生活等多家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该村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的古戏楼、庙宇和民宅都为新村添姿增色。村里的戏楼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最爱去的休闲场所。

西五里营村以建设文化新村为目标,在县文委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能容纳500多人的数字影厅,是延庆区最大的村级影厅。从此这也成为大家足不出户学习技术、看电影、办晚会的重要场所。

大事记录

湖畔渔村转型葡萄之乡

因为西五里营村靠近官厅水库,所以20世纪70、80年代,村民们全部以打鱼为生,最多时有500余人。2005年官厅水库实施了两年的封库休渔。2006年后虽然得到了解禁,但每年的4月到8月仍是常规禁渔期。打鱼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于是渔民不得不另谋出路。

西五里营村附近有一个村叫前庙村,当时已经是名震京郊的葡萄种植专业村,果农们靠葡萄走上了致富路。西五里营村的村民看在眼里,艳羡之余也盘算起了自己的葡萄生意——“他们村种葡萄能致富,我们地理位置相近,种葡萄一定也能成功”。于是西五里营村民们集体商议后,决定靠葡萄脱贫。

村民们有的买来种植葡萄的专业书籍,有的去临近的种植村去取经,村里还请农业专家选取优良品种。经过多年的努力,葡萄树越种越多,产量也越来越高。如今,西五里营村家家户户都以种植葡萄为主业,全村平均月销售葡萄200余万公斤,成为了名震京郊的“葡萄村”。

上世纪末,随着大批村里孩子考上大学,去城里上学,然后上班,家里的地就没有人种了,有的甚至成了荒地。但另一方面,村里不少新增人口又无地可种。为此,村里高价回收上班族的耕地,低价租赁耕地给新增人口。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村民胡元海25岁就开始在官厅水库打鱼。当了15年的渔民,2006年种上了葡萄,现在年收入十多万元。“世界葡萄大会要在我们村附近开,会场就隔了一条马路。”胡元海一边修整葡萄沟一边高兴地说。

戏楼礼堂装点生活

每天下午3点钟,西五里营村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来:“村民们请注意!今天晚上6点,在村大礼堂播放电影,请大家准时观看。”

晚上,西五里营的文化小广场就会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向数字影厅走去。宽敞的影厅能容纳500多人,这是延庆区最大的村级影厅,也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最喜欢去的地方。

不仅有现代化的影厅,西五里营村还有明清时期的古戏楼、雕梁画柱的庙宇和古朴典雅的古代民居。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西五里营村还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农民漫画组织“红地球漫画组”,20余名村民创作普法、新农村建设等漫画。

红地球漫画组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西五里营村成立了北京市首家农民漫画组织“红地球漫画组”,以本村村民刘春茹为组长,带动本村20余名村民创作普法、新农村建设等漫画,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漫画搬到了村内的主街道上,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教育了村民。

所得荣誉

西五里营村还是延庆区第一批信息化示范村,连续多年的首都文明村、北京市五好党支部使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标杆村”。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