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为三级甲等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诞生于二十世纪抗日战争初期,它的前身及创建者可以追溯到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是我军创立最早的医院之一,是一所有着红军传统的医院。

医院简介

在60余年的历程中,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医院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医治战伤,为军民健康服务,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平型关大捷到鲁中南,医院在八路军115师和华东野战军编成,历经战役战斗数百次,救治伤病员数万名,成为山东解放区和华东战场的主要后方医院。

医院优势

医院现有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3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享受全军专业技术干部岗位津贴。解放军八九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重点学科有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全军计量监测中心、全军医疗设备维修中心、军区普外中心、军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眼科、信息科已申报军区专科中心。医院是第一、二、三、四军医大学潍坊医学院、白求恩军医学院、北京军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技术设备

以断指(肢)再植享誉国内外的第八十九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拥有很强的科研和技术优势,该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现有6个病区,展开床位350张,可同时展开20余台显微外科手术。研究所设有资料室、录像配音室、摄影影剧院技术室、石膏固定室、中心实验室(生化、病理、免疫研究室)、功能恢复室、动物饲养室等与医、教、研相配套的先进技术设施。研究所人才济济、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副主任以上医师24人,主治医师20名,博士5人,硕士18人。

科研成果

研究所根据国内外医学发展的趋势,从学科长远建设出发制定育才规划,采取业务学习、专题讲座、外出进修和分期培训等方法,同时研究所还积极为军内外培养、输送人才,先后举办了全国显微外科学习班18期,为军内外培养显微外科专业人才3000余名,有30余人已成为军内外知名的专家和教授,并有1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历史沿革

1937年底,第89医院的前身八路军第115师野战医院在洪洞县建立。

从1939年春115师东进山东省,秋天挺进鲁南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到1947年春天因中国国民党大举进攻向黄河北转移。

1947年3月北上转移到黄河北商河县。十月改编为鲁南医院,列入华东野战军后方医院序列。

1949年4月,山东军区重新成立,下设司、政、拱、卫机关。山东军区卫生部是六月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前方卫生部改编而成,卫生部于当月对山东军区所属医院进行了统一整编,卫生部所属医院有六个,番号分别为“山东军区卫生部第X军医院”(5个)和山东军区直属医院。华野第三医院改编为“山东军区卫生部第三军医院”,于1949年8月进驻潍坊市坊子区,于1998年2月迁址潍坊市潍城区

参考资料

潍坊市政务文件统一公开平台.潍坊市人民政府.2023-12-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