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斯克氏沙百灵

斯克氏沙百灵(学名:Spizocorys sclateri),是百灵沙百灵属的一种。

形态特征

斯克氏沙百灵是一种小型鸣禽。有一个隆起的鸟喙。在眼睛之下有白色浅纹,下体淡黄色的腹部和黑暗的‘泪珠’纹是斯克氏沙百灵特有的标记。它们的嘴较粗短。鼻孔上有悬羽掩盖。翅膀稍尖长,尾较翅为短,跗后缘较钝,具有盾状鳞,后爪长而直。

分布范围

分布于纳米比亚南部和南非西北部的非洲干旱台地高原。

栖息环境

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

生活习性

常于地面行走或振翼作柔弱的波状飞行。于地面,或于飞行时,或在空中振翼同时缓慢垂直下降时鸣唱。高飞时直冲入云,在地面亦善奔走,受惊扰时常藏匿不动,因有保护色而不易被发觉。常站高土岗或沙丘上鸣啭不休,鸣声尖细而优美。叫声带颤音,比云雀柔弱尖细,兼有百灵的部分套口和云雀的甜美连绵。

平时在地上寻食昆虫和种子。主要以草籽、嫩芽等为食,也捕食昆虫,如蚱蜢、蝗虫等。

繁殖

雄鸟求偶时在空中鸣唱或在高空拍动翅膀。营巢在地面土坎上或灌木丛中。被安排在最热的区域。巢呈浅杯形,用禾本科杂草构成,其上有垂草掩蔽,免受风和太阳的伤害。5~7月间产卵。每次产每次生2-6枚花蛋,大小约为23×18毫米。两性轮流孵化12天早成雏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鸟赤身裸体,只在一些部位长有绒羽,7天后才睁开双眼。这期间由双亲共同哺育,主要是喂食昆虫的美国白灯蛾。并且在14或15天以后飞行。

命名和分类

斯克氏沙百灵的英文名和学名是为了纪念英国动物学菲利普·卢特利·斯克莱特。最初将斯克氏沙百灵归类为沙百灵属,一些权威继续承认这一分类。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