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张志升

张志升,男,河北赤城县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动物学专业,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志升开展的研究包括狼蛛等重要蜘蛛类群的系统学、系统发育、演化与物种形成,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农区等重要区域蜘蛛多样性与分布格局,蜘蛛重要结构、生物学习性和功能研究。2006年获河北大学动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在西南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11年到2018年期间,张志升分别出版了书籍《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常见蜘蛛野外识别手册》《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五十九卷 漏斗蛛科 暗蛛科》等。张志升在2019年至2022年,主持了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重点项目(一种选育中的蜘蛛类模式生物的遗传背景和养殖技术研究)。2024年2月4日,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表示,西南大学教授张志升团队在阴条岭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蝎目物种,被命名为朱氏琵蝎。

2013年,张志升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张志升于2018年被评为西南大学2016-2018年度优秀教师,并获得西南大学实习先进工作者称号。次年,其作品《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获得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品。

人物经历

张志升于2006年获河北大学动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到2011年在西南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11年7月,张志升的书籍《常见蜘蛛野外识别手册》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籍能够对人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蜘蛛有所帮助,为蜘蛛爱好者搭建一座知识的桥梁,向蜘蛛初学者提供一本初级的读物。2012年至2013年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2013年,张志升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7年10月,他的书籍作品《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出版。同年10月9-13日,张志升所在的实验室作为承办方,成功组织和举办了亚洲蛛形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邀请国外专家30余人和国内同行110余人共同探讨蛛形学发展大计。次年被评为西南大学2016-2018年度优秀教师,并获得西南大学实习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年,其作品《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获得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品。

张志升在2019年至2022年,主持了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重点项目(一种选育中的蜘蛛类模式生物的遗传背景和养殖技术研究),2019年到2023年期间,其所在的实验室做为重要参加单位身份,参加了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项目(东部农区土壤动物其他类群多样性及物种分布调查,2018FY100305)。2024年2月4日,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表示,西南大学教授张志升团队在阴条岭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蝎目物种,被命名为朱氏琵蝎。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教育教学

讲授课程

张志升主要讲授《无脊椎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实验》等本科生基础课程。

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11月,张志升共指导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8名,毕业20名,其中赴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浙江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中科院古脊椎所和西南大学等单位继续深造6人;指导博士研究生5人,已毕业1人。此外还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3人,毕业1人;非全日制(免费师范)教育硕士20余人,毕业6人。

主持和参加项目

参考资料

个人作品

出版书籍

参考资料

发表论文

参考资料,注:以上信息摘录时间截至2024年2月

研究范围

张志升开展的研究包括狼蛛等重要蜘蛛类群的系统学、系统发育、演化与物种形成,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农区等重要区域蜘蛛多样性与分布格局,蜘蛛重要结构、生物学习性和功能研究。

所获奖项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张志升.西南大学.2024-02-09

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五十九卷 漏斗蛛科 暗蛛科.豆瓣读书.2024-02-09

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豆瓣读书.2024-02-09

常见蜘蛛野外识别手册.豆瓣读书.2024-02-09

重庆阴条岭首次发现蝎目物种.搜狐网.2024-02-09

作者:"张志升"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万方数据.2024-02-09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