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廖昶

廖昶,1966年6月出生,樟树市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樟树市政协副主席,江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人物经历

廖昶: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第三届江西省十大经济人物,被有关部门授予“全国酿酒行业先进个人”、“江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光荣当选江西省第一届“十大井冈之子”、江西省第三届“十大经济人物”、江西省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华东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事件

廖昶:靠智慧打天下

廖昶,男,汉族,196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现为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位具有卓越管理才能和独特领导魅力的青年企业家。近几年来,在白酒税收政策调整、假冒伪劣横行、地方保护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廖昶带领员工自我加压,负重前行,求新思变,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佳绩——2005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29亿元,上交税利1.21亿元;2006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78亿元,上交税收1.5066亿元;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83亿元,上交税收2.11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成绩。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居江西省白酒行业之首。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全国食品安全百佳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江西省税利突出贡献企业”、“江西省优秀企业”、“江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江西省环境保护模范企业”、“江西省先进非公有制企业”等称号。四特品牌先后获得“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推荐品牌”、“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创新品牌”等称号,“四特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由于业绩突出,廖昶先后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全国酿酒行业先进个人”、“江西省省优秀厂长(经理)”、“江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荣获江西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荣当选江西“十大井冈之子”、“江西省科技行业领军人物”、宜春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激情飞扬睿智创业

初识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廖昶,多半人会把他当作一名学者,目光炯炯、温文儒雅,但与他深交之后,你是会被他博学睿智、思维缜密、精于管理、创业激情、仁爱厚道以及内敛而不张扬的个性,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十年商海磨砺,铸就了他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他在四特创业的舞台上,长袖善舞,挥洒自如。

负重前行制定发展战略

廖昶,1998年进入四特,时年32岁,任四特副总经理,2002年,全面执掌四特帅印。上任之初,企业正面临内外重重困境:外部环境上,白酒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行业法律、法规不规范,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国家对白酒税收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增加每斤0.5元的消费税,物价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在企业内部,管理落后,生产效益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亏损品种占销量的很大部分,缺乏有效的激励,员工文化素质偏低,企业老龄化严重,负债率很高,员工观念落后等。面对这些内外困境,廖昶审时度势,根据企业实际,找出突破口,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品牌一流,管理上台阶,营销成体系,效益争最佳,文化创特色”的企业发展总战略。在此战略下,又制定出“立足省内,面向全国,张弛有度,突出重点”的营销整体战略规划和构建特色企业文化战略,即: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企业精神下,以中国优秀的儒家思想,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四特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奋斗目标为行动纲领,凝聚四特全体员工。

整合资源结出丰硕成果

廖昶以其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卓有成效的管理才能,求真务实,整合有利资源,发挥人才优势,强力开拓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扭转了不利局势,使公司实现了快速步入发展的航道,开创了四特新纪元,企业连年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较大提升。2001年至2006年间,实现销售收入由3.07亿元增长到6.78亿元,增长120.85%;上交国家税收由0.56亿元增长到1.51亿元,增长169.64%;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26.87%,上交税金就达1.1亿元,同比增长29.57%,再创历史最好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居江西省白酒行业之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认可,给予了四特一系列来之不易的荣誉。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酿酒行业百名先进企业”、“全国食品安全百佳先进单位”、“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江西省税利突出贡献企业”、“江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江西省环境保护模范企业”等,四特品牌也先后获“全国三绿工程畅销品牌”、“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推荐品牌”、“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创新品牌”等称号,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大刀阔斧调整产品结构

廖昶上任不久,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他在2002年7月,作出了一个在当时令业界非常震惊的举措,一举砍掉了52个亏损品种,有许多营销人员和经销商都认为,这会对市场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销售会下滑,会被别的品牌占据空隙,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然而,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当年,公司销售就达3.7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5%,扭转了企业亏损的逆境,盈利也大幅提升,取得对产品结构调整的一次大胜,提升了四特品牌效益。为今后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方略。

全心全力,提升四特品牌

公司连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四特品牌家喻户晓,知名度和美誉度愈来愈高,争夺“中国驰名商标”的呼声日高。打造驰名品牌,增强品牌含金量,成了廖昶创新“四特”的首要任务。为此,他非常关注申报工作,切实按照驰名品牌的要求,励精图治,抓实抓好各项管理,充实申报材料,多次上京递交和汇报工作。2004年2月,终于“四特”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江西省食品行业和宜春市零的突破。目前,他又在积极准备申报“中国名牌”,要把四特品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创新管理,打造核心专长

2005年7月,四特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公司顺利完成了改制,构建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的转变,为四特大发展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此后,廖昶从理顺公司治理结构入手,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创新管理内容和方法,引入优秀企业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大胆引入和招聘了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特别是核心专业的中高级人才进入公司,加快了公司向大企业运营方式的转变步伐。在营销上,重点对新营销管理新模式进行推进,采取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的策略,因地制宜,拓展市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打破了原国有体制下无激励、不合理的分配薪酬体系,建立了面向市场化、多种分配并存的薪酬新体系,强化了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公司内部呈现出朝气与活力,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带头学习,塑造人格魅力

廖昶把建立“学习型企业”创建特色企业文化,作为四特发展的先决条件。他深知要做强做大企业,没有快速、很强的学习能力,是不行的。从2001年开始,他带头学习,而且鼓励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要多学习新知识。他先后在北京大学研修、清华大学大学学习,并获得了清华EMBA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正是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公司学习氛围浓厚,员工思想活跃,外来的新管理、新思想能够快速地融入企业,四特特色文化氛围正在悄然形成。他还十分钟情于科研,由他研发的四特老窖包装盒(箱)等多项获国家专利,并发表了《试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生命力与人性关系》、《探讨如何提高江西企业家的素质》、《四特IMC计划实施研究》,以及《特香型白酒勾兑浅析》等多篇很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廖昶带头学习的劲头,深受员工的鼓舞,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报效社会,奉献仁爱之心

廖昶在经营四特的这些年,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与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相连。依法纳税、诚信经营是他的经营宗旨和原则,不管企业困难有多大,总先要交足国家。今年上半年,公司上缴税收突破一亿元,宜春市委、市政府发来贺电,廖昶收悉后,立即回信市委、市政府,他说“四特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的绵薄之力,微不足道,是应该的,也是理所当然的,旨在尽了一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值得骄傲和自满。”与此同时,他还念念不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一颗仁爱之心,回报社会。作为一名市政协领导成员,廖昶始终牢记自己履行政协的职责,深入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建言献策,改善民生条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不管是全国性的体育赛事,还是公益活动;不管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受灾地重建家园;不管是贫困学子求学受阻,还是职工家庭遭遇意外,廖昶都倾注过巨大的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以来,廖昶投入在公益性事业中的善款就达600多万元,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普遍认可。他先后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全国酿酒行业先进个人”、“江西省省优秀厂长(经理)”、“江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荣获江西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荣当选江西“十大井冈之子”、“江西省科技创业领军人物”,宜春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四特的企业精神,也是廖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凭着对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强烈责任感,对四特发展的强烈事业心和执著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正不断地在自己的人生征程上,展现出他激情飞扬的青春,果敢与智慧。

社会活动

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

创建于1952年。至今,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国知名酿酒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拥有员工2000余人。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中国饮料制造业纳税百强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等荣誉称号。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司经济效益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增长步伐,各项指标位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居江西省白酒行业之首。公司生产的“四特牌”四特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建厂以来,四特酒沿袭千年古法酿造,以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渣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经贮存、勾兑等多道程序精工酿制而成,形成“浓头酱尾清中间”的“特香型”白酒。目前,公司正着手打造四特“两城”建设工程,该工程位于樟树市阁山镇,总规划面积2000多亩,预计总投资15亿元,包括科技工业城、酒都文化城。其中,科技工业城包括科研中心大楼、物流培训中心、产业链集群中心、生产中心等建设项目;酒都文化城包括仿古酿造城、生态景观、酒文化节广场、酒文化风情园、酒文化休闲中心、中华酒文化影视拓展基地等建设项目。公司目前生产的“四特牌”四特酒主要产品有:包括四特珍藏系列、四特天工古酒系列、四特东方韵系列、红色经典系列、四特15年陈酿系列、9年陈酿、5年陈酿,四特老窖系列等多个品种,形成了满足各阶层消费群体的产品结构。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质,四特系列产品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誉为“江南第一名酒”。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