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难忘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浇花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木,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本文由左小群朗读。

作品原文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浇花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光亚,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木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浇花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相关资料

傣族

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坝子上,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两个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金平等自治县。傣族有自己的历法和文献,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民俗音乐,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傣历新年)为傣族重大节日,时间为傣历六月中旬(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傣族男女老幼皆沐浴盛装,拜佛诵经,并举行赛龙舟、斗牛、丢包、泼水祝福等活动。

光亚

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的鼓面。演奏时斜挂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给舞蹈伴奏。

参考资料

难忘的泼水节朗读|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 - 语文网.语文网.2021-11-2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