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伟

徐志伟(1956年—),男,四川人,中国计算机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体系结构,分布式计算系统与网络计算科学研究。曾任曙光超级服务器、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网络虚拟计算环境、网格操作系统、处理ZB级数据的海云计算系统等多个国家和欧盟科研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

个人经历

1978.2-1982.6: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获学士

1983.9-1984.12:美国普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5.1-1987.8:南加州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5.1-1996.6:在美国罗格斯大学、纽约工业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6-2000.3:任中科院计算所智能中心研究开发部主任,中科曙光总工程师等职。

2000.3-至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副所长、总工程师、学位委员会主席。

研究方向

分布式计算系统、高性能服务器体系结构、人机物三元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技术、机群操作系统、机群和网格系统的知识管理。

科研工作

回国前参加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空军部、海军部等资助的性能评价、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程序设计等科研项目。1995年5月回国以来,做了下述方面的科研工作:

1、曙光超级服务器的研制。参加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项目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系列的研制,任总设计师,负责总体设计工作。1998年10月起参与了曙光3000的预研。

2、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研制。参加了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研制,任技术总体组长,负责总体设计,并主持“网格系统软件”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3、安全超级服务器的关键技术。负责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安全超级服务器”的研究。

4、可扩展并行计算的理论研究。从事了可扩展并行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程序设计、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5、基于Linux的机群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6、织女一网格。

7、EB级数据并发计算体系结构。

8、参与主持中科院“人机物融合的信息技术”先导专项支持的“海云计算系统”。

志愿者工作

2001年以来,他的志愿者服务包括:担任科技部十二五“中国云”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科院“未来信息技术先导专项”专家组成员,科技部“中国国家网格”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欧盟“网格操作系统”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担任龙星计划委员会共同主席;担任Journal of 计算机 Science and Technology执行主编、《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主编。

主要论文与著作

发表论文

[1]俞子舒,李奉治,郑守建,王一帆,张星洲,徐志伟,彭晓晖.信息高铁的低熵高通量性质验证.计算机学报[J].2023,46(11).

[2]徐志伟.龙架构:一种开放自主指令集架构的实践.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2023,60(1):1-1.

[3]徐志伟,李振营,俞子舒,翟恋.计算机科学导论的高德纳测试教学法.计算机教育.2023,21-25

[4]Xu,ZhiWei,Li,ZhenYing,Yu,ZiShu,Li,FengZhi.Information Superbahn:Towards a Planet-Scale,Low-Entropy and High-Goodput Computing Utility.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2023,38(1):103-114.1007/s11390-022-2898-7.

[5]Zidong Du,Guo Qi,Yongwei Zhao,Xi Zeng,Ling Li,Limin Cheng,Zhiwei Xu,Ninghui Sun,Yunji Chen.Breaking the interaction wall:A DLPU-centric deep learning computing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J].2022.

[6]徐志伟,李国杰,孙凝晖一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通量低熵算力网(信息高铁).中国科学院院刊[J].2022,37(1):46-52.

[7]Ke Zhang,Congwu Zhang,Yisong Chang,Yungang Bao,Mingyu Chen,Longbing Zhang,ZHiwei xu.Teaching 计算机 System Courses with an Online Large-Scale Method.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Technology and Educationnull.2021.

[8]Du,Zidong,Guo,Qi,Zhao,Yongwei,Chen,Yunji,Xu,Zhiwei,Zhi,Tian.Self-Aware Neural Network Systems:A Survey and New 透视PROCEEDINGS OF THE IEEE[J].2020,108(7):1047-1067.1109/JPROC.2020.2977722.

[9]Zhang,Ke,Chang,Yisong,Chen,Mingyu,Bao,Yungang,Xu,Zhiwei,Assoc Comp Machinery.计算机 Organization and 设计 Course with FPGA Cloud.SIGCSE '19:PROCEEDINGS OF THE 50TH ACM TECHNIC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null.2019,927-933.1145/3287324.3287475.

[10]Shi,Weisong,Pallis,George,Xu,Zhiwei.Edge Computing.PROCEEDINGS OF THE IEEE[J].2019,107(8):1474-1481.

[11]Xu,Zhiwei,Chao,Lu,Peng,Xiaohui.T-REST:An Open-Enabled Architectural Style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J].2019,6(3):4019-4034.

[12]Peng Xiaohui,Chao Lu,Wang Yifan,Xu Zhiwei,Wang G,Han Q,Bhuiyan MZA,Ma X,Loulergue F,Li P,Roveri M,Chen L.T-Suite:A RESTful Distributed Development and Runtime Environment on Things Devices.2018 IEEE SMARTWORLD,UBIQUITOUS INTELLIGENCE & COMPUTING,ADVANCED & TRUSTED COMPUTING,SCALABLE COMPUTING & COMMUNICATIONS,CLOUD & BIG 数据 COMPUTING,INTERNET OF PEOPLE AND SMART CITY INNOVATION (SMARTWORLD/SCALCOM/UIC/ATC/CBDCOM/IOP/SCI)null.2018,1057-1062.1109/SmartWorld.2018.00184.

[13]朝鲁,彭晓晖,徐志伟.变熵画像:一种数量级压缩物端数据的多粒度信息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2018,55(8):1653-1666.

参考资料:

发表著作

[1]可扩展并行计算,Scalable Parallel Computing,McGraw-Hill,1998-06,第2作者

[2]电脑启示录 上篇:电脑的故事,计算机 Revelation I,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6,第1作者

[3]电脑启示录 中篇:硅谷的秘密,Computer Revelation II,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7,第1作者

[4]操作系统:原理、技术与编程,Operating Systems:Principle,Techniques,and Programming,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6,第2作者

[5]网格计算技术,Grid Computing,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6,第1作者

[6]电脑启示录 下篇:电脑的未来,计算机 Revelation III,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第1作者

[7]计算机科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01,第1作者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徐志伟.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