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白崇仁

白崇仁,男,1949年5月22日出生,满族,满洲正黄旗,巴亚拉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现居住东辽县安恕镇关门村三组,现为辽源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东辽县民间剪纸协会主席,国家人社部人才中心特邀研究员,全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民间艺术家。

作品

白崇仁自幼承袭了先祖粗犷、奔放、豁达的性格特质与艺术遗风,50多年来,他把民间剪纸创作的视角,定位在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家乡的时事变迁上,使得满族剪纸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较好地传承与发展,不失为一项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历史工程。

《白崇仁满族剪纸·满族民俗》篇目,详细地记录了祭祀、婴儿出生、成长、婚嫁到终老出殡的全部过程以及满族先民的衣食住行;《五行八作》篇目,局部再现了老关东人的生产、劳动方式;《中华二十四孝》篇目,强调、宣扬了满族先民的道德操守、伦理观念与敬老美德;《辽源市百年》篇目,点滴截取了百年辽源文化进步、文明进步与经济进步的发展片段;《窗花集锦》篇目,折射出几代东辽河子孙对祥和、富庶、平安、顺达、康泰、美满的祈愿与期冀……《白崇仁满族剪纸》不是一套简单意义上的民间美术类图书,不仅仅具有民间美术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且具有东辽河流域满族民俗文化发展、沿革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具有印证东辽县乃至辽源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研究价值。

荣誉

自1975年开始从事民间文艺创作,白崇仁的民间满族剪纸作品曾获国家、省、市、县级大奖43次,其中:国家级3次,省级5次;1993年,被国家人社部人才中心聘为特邀研究员,全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省民间艺术家。2007年,以白崇仁为代表的东辽满族剪纸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入“吉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东辽满族剪纸被辽源市人民政府列入“辽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东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称号。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