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烈锦,男,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9年,郭烈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2012年,担任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内容为高效洁净能源-动力系统及热-功转换过程内部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规律;油气开采及混输过程中多相流热物理理论与关键技术;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优质转化与氢能规模制备与利用。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9年毕业之后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任教,历任助教(1989.07-1989.12)、讲师(1990.01-1992.12)、教授。
1990年9月-1990年10月在美国圣迭戈伊士曼柯达公司高速动态分析系统研究部担任访问工程师。
1992年12月晋升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并担任硕导、分室副主任(-1995年11月);博导、分室主任(1996年5月-1997年10月);副主任(1997年11月-2002年7月)。
1995年12月-1996年4月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学工程系多相流与传热任访问教授、荣誉研究员。
1996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界人才培养计划。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3月被聘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学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年入选中组部、国家人事部百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
2002年7月晋升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首批专家
2003年12月-2009年9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2003年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2004年12月被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并获金牛奖;同年底以郭烈锦为学术带头人的学术团队被批准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的首批创新团队。
2005年12月担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源高效节约和可再生转化利用的多相流理论基础”创新群体带头人(连续三期)。
2006年9月担任国家外专局、教育部“111引智计划”“能源高效节约与可再生转化利用的热物理基础”引智基地团队负责人(2011年获得第二期滚动资助)。
2008年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高效低成本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生物转化与利用的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2010年10月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
2012年11月担任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2013年领导的实验室“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国际合作基地”入选2013年度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年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6年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和H2O/CO2混合工质热力发电多联产基础研究”负责人。
2017年11月2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技术科学部。
2020年12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TWAS)选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综述
郭烈锦是中国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石油工程多相流和新能源高效可再生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油气集输的节能减排与高效安全关键工艺及装备系列技术、超临界水蒸煤气化制氢新原理、太阳能规模制氢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原创研究成果。建立了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动及传热的系统理论和超临界水热化学气化反应流规律,提出了螺旋管锅炉反应器、蒸发器等设计准则和方法,发明了油气水多相流在线测控技术与混输新工艺,并获工程应用。创建了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集储与转化理论和方法,研制出首套太阳能聚光催化连续制氢装置并中试成功。为中国工业和国防建设应用并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承担&科研奖励
截止到2016年,郭烈锦作为主持人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0多项,其中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清洁煤领域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石油重大专项子项及海洋863项目等。已经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多项,其中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3年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
科技著作
学术论著
论文著作发表&专利授权综述
截止到2017年8月,郭烈锦已发表Nature子刊等期刊论文700余篇,SCI核心收录401篇,有23篇论文选后入选ESI高引论文。论文被Web of Science 引用12274次(单篇最高引用3027次)、其中他引10745次、篇均引用30.46次、h指数49,EI收录580余篇。
截止到2017年8月,郭烈锦获得发明专利48项,撰写主要专著/章节8部,主持起草国家标准2部,出版论文集6部、作为Guest editor出版国际杂志专辑6期。应邀作国际会议大会报告/特邀报告/邀请报告等60余次。
发表论文
英文论文
Dongsheng Wen,Liejin Guo (Guest Editor)/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7,111:1449-1572. /Special issue for Crossroads of Partic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5th UK-China and 13th UK Particle Technology Forum, held in Leeds, U.K, 12–15 July 2015,Leeds,UK
Dongsheng Wen,Jin Ooi,Liejin Guo (Guest Editor) /Powder technology,2016,304:1-63. /Special issue for Crossroads of Partic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5th UK-China and 13th UK Particle Technology Forum, July 12-15,2015,Leeds,UK
Wendong Tang, Dengwei Jing, Simao Guo, Jiarong Yin, Liejin Guo;Po Wu, Jinwen Shi, Jie Chen, Bin Wang, Liejin Guo/《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VI》——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Waste 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from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Supercritical H₂O with Simultaneous 氢 Production over CdS Sensitized Na2Ti204(OH)2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Modified by 硅 for Improved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John Wiley & Sons Inc/2013
Liejin Guo (Guest Editor), Jing Dengwei.Lu Youj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氢 能量 Oct. 26-30, 2012, Xi’an China.2013 /Special issue for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ean Energy
Liejin Guo(Guest Edi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Volume 35, Issue 13, Pages 6465-7266 (July 2010).2010/ Special issue f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 Heat 质量 Transfer and 能量 Conversion
Liejin Guo(Guest Editor)/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lume 32, Issue 11-12, 2011 July 11-15, 2009, Xi'an,China /2009 /Special Issue for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 Heat 质量 transfer and 能量 Conversion
Liejin Guo/《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Heat Mass Transfer and Energy Conversion》/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2013. Oct. 26-30,2012, Xi’an China/2013
Liejin guo,D.D.Joseph,Y.Matsumoto,M.sommerfeld,Yueshe Wang/《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Heat 质量 Transfer and Energy Conversion》/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2009
Liejin Guo,Xuejun Chen,Zonghu Lin/《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Heat Mass Transfer and Energy Conversion》VOL 1,VOL 2,VOL 3,VOL 4 /Xi'an Jiaotong Vniveristy Press/2006
教学成就
郭烈锦主讲能源动力类本科生一级学科大类课程《能源科学技术概论》;主讲能源动力类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多相流动力学》、《新能源》;主讲能源动力类博士生核心课程《多相流热物理学》、《新能源转化的原理与技术》。
截止到2016年,郭烈锦指导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82人、硕士研究生61人,其中杰青2名,优青2名,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名、提名奖1名,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7名。
授权专利
社会任职
学术组织任职
国际会议任职
Chair of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 Heat 质量 Transfer and 能量 Conversion., Xi’an, China. (Jul. 03-06, 2005)
Conference Chair of NSFC- NRCT “1st Sino-Thai Workshop on Renewable Energy”. Bangkok, Thailand. (Jan.26-31 2008)
Chair of,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 Heat 质量 Transfer and 能量 Conversion. Xi’an, China.( Jul.11-15, 2009)
Co-chair Symposium F: Renewable Fuels and Nanotechnology, 2011 MRS spring Meeting & Exhibit. San Francisco, US.( Apr.26-29 2011)
Co-organizer and Co-chair of XXI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search Congress. Sponsored by MRS. Cancun, Mexico.( Aug.12-17, 2012)
Chair of Sino-German Workshop on 能量 Research, Xi'an, China.( Sept.5 -8,2012)
Chair of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 Heat 质量 Transfer and Energy Conversion. Xi’an, China.( Oct.27-30, 2012)
Chair of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ean 能量 Xi’an, China.( Oct.27-30, 2012)
Chair or Co – Chair of a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Renewable Energy (China – Germany, China – Australia). etc. (2012)
Chair of Nanotechnology, Renewable 能量 & Sustainability. Xi’an, China. Sept.25, 2013.
Co-Chair of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ean Energy (ICCE2014). Istanbul Turkey.( June 8-12,2014)
Chair of 2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anotechnology, Renewable 能量 & Sustainability. Xi’an, China. (Sept.19, 2014)
Co-chair of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5th UK-China and 13th UK Particle Technology Forum. Sunday, UK. (Jul. 15, 2015.)
Chair of 3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anotechnology, Renewable 能量 & Sustainability. Xi’an, China.( Sept.28, 2015)
Chair of SolarPACES Workshop “Roadmap to Solar Fuels”.Xi’an, China.( Dec. 9-11, 2015)
Co-chair of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ean Energy. 萨斯卡通, SK, Canada. (Sept 27th to Oct 1st 2015)
Chair of 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anotechnology, Renewable 能量 & Sustainability. Xi’an, China.( Sept.19, 2016)
Chair of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phase Flow, Heat 质量 Transfer and Energy Conversion. Chengdu, China.( Dec.16-19, 2016)
Conference Chai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氢 Production (ICH2P). Brisbane, Australia.( Nov. 30, 2017)
Chair of UK-China International Particle Technology Forum, Yangzhou, China.( Sept., 2016))
会议专辑主编
学术期刊任职
人物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郭烈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研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服务,多年来一直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热物理领域内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以其独特的见解和学术上的创新,带动所在学科开拓发展新的研究方向,使该学科既保持了在传统领域内的优势,又使新能源转化及高技术领域中的多相流研究等走上国际舞台。
获得荣誉
科研奖励
荣誉表彰
参考资料郭烈锦:瞄准国际科技前沿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西安交通大学校友网.2024-06-27
7位中国学者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腾讯网.2024-06-27
1997年杰出青年名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12-13
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郭烈锦:瞄准国际科技前沿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新华网.2017-12-12
陕西省第三批“三五人才”拟入选人员公示.人民网.2017-12-12
利用太阳能规模制氢 郭烈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12-13
关于200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公示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12-1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12-12
国际可再生能能源研究中心.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12-09
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17-11-28
7位中国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今日头条.
国家自然科学奖 复杂约束条件气液两相与多相流及传热研究.西安交通大学.2017-12-13
瞬态多相流热过程非线性动力学与多尺度随机诊断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7-12-12
现任实验室主任 郭烈锦院士.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12-09
郭烈锦教师个人网站.西安交通大学.2019-07-02
研究成果 - 郭 烈锦 - 教师个人主页.西安交通大学.2021-12-17
实验室郭烈锦教授等参加“能源动力与科学用能”主题“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12-12
“长江学者”郭烈锦教授来校讲学.长江大学.2017-12-12
科学院院士郭烈锦 让天更蓝 水更绿.科普中国.2021-12-17
行业专家.西安科技大市场.2021-12-17
西安交大郭烈锦院士当选世界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