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烈士牺牲地遗址
摘要
1945年5月9日,珠江纵队第一支队的16名游击队员在石莹桥附近的石托山上一个破炭窑中,经历了长达七天的断粮抗争,最终不幸被俘并英勇不屈地献出了生命。
事件背景
1945年5月9日,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联合行动,针对五桂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在这次行动中,他们烧杀抢掠,导致30余所房屋被毁,超过100名无辜百姓遇害。珠江纵队第一支队在此期间进行了激烈的反抗。
牺牲过程
在战斗中,16名游击队员被迫分散,后来在石莹桥附近重新集结。由于敌方搜索严密,他们被困在一个破旧的炭窑中,没有食物供应。一名队员试图外出寻找情报和食物时不幸被捕,随后其他队员也被迫投降。日本军队将这16名游击队员带到石莹桥溪边一块名为“劏人石”的巨石上,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审问。尽管遭受严刑拷打,这些游击队员仍然坚贞不屈,拒绝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愤怒的日军最终残忍地杀害了所有游击队员,并将其尸体肢解。
烈士安葬
烈士牺牲后,他们的遗骸被当地村民收集起来,并安葬在槟榔山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在翠亨南侧建立了革命陵园,将烈士们的遗骨迁移到陵园内供人们缅怀。
劏人石
为了纪念这16位烈士,当地居民将他们遇难的那块石头命名为“劏人石”(俗称),以此来铭记这段历史。
参考资料